电影《长津湖》自上影以来票房爆棚,却褒贬不一。有叫好的,有叫差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得不可开交。其间朋友也给我力推此片,于是我带着疑虑走进了影院,担心的是,可别把这么好的题材,拍成了玄幻大片式的抗美神剧。
很是期待在烂片如林的当下,聆听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颂歌。
三个小时,已经是一部电影的最长时间了。身旁的年轻人吃着零食聊得热火朝天,却没聊一句电影的内容。当人们谈笑风生地退场时,我在想,如此重大庄严的主旋律题材,如此惨烈悲壮的革命历史,为什么不能拨人心弦发人深思?这到底是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不强,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好历史,好题材,好故事,好愿望。这么多好处,究竟怎样表现才算成功——其实这早就不是个问题。同类题材的《英雄儿女》,《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大决战》等经典影片早已深入人心给出了答案。它们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特技功效,不闹什么炫人耳目的视觉冲击。它们怀着对先烈无尚崇敬的心情,用朴素无瑕的阶级感情,用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用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来感染人,熏陶人,启迪人。以艺术的魅力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那么,《长津湖》与上述经典影片相比,究竟怎么样呢?它是属于上品,中品,还是下品?依我有限的阅历来粗浅理解,应该是中等偏下的状态。因为该片并没有把长津湖的真正战略意义交底出来,还没有体现为什么我志愿军为什么在十分劣势的情况下能打出这样的战绩,是什么力量在支持者?
一,逻辑紊乱,生硬牵强。
1.
一个好的故事,要由骨架和血肉来丰满充盈。既然片名叫《长津湖》,显然长津湖战役就是骨架核心,理应围绕这个核心,从地理位置,战略态势,军事价值,前期准备,决策过程,丰富多彩的人和故事展开。所有这些,才是故事的血肉。
可是,以上这些必不可少的内容却轻描淡写地草率带过,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的战斗场景。
按理说,作为战斗故事片,战斗场景多一些是理所应当。但却应该循序渐进。该打的时候当然要打,但不能以打来代替故事的精华。我掐着时间计算,仅吴京连队夜行途中的一场遭遇战,就昏天黑地打了半个多小时。转眼亮天了,眨眼又黑天了,弄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明显是后期剪辑时剪乱了套。或许是压根就不想弄清楚,只追求画面炫酷抓人眼球就可以了。
影片里的台词和人物对不上号,闹不清是话外音还是台词。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谁说话,看得蒙头转向一头雾水。冰天雪地,双方蒙头垢面根本看不清面孔,再加上眼花缭乱的特技功效,飞机大炮军舰坦克铺天盖地的巨大声响,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哪是在讲故事,分明是在炫耀高科技的拍摄手段,已经在向玄幻大片式的层次靠拢了。
2.
长津湖战役为什么如此惨烈,是因为敌我双方的装备差距太大。不仅是飞机大炮军舰坦克方面的差距,更有御寒装备的落后。使我方战士穿着单薄的衣着在严寒条件下作战,所以才出现了“冰雕连”的惨烈壮举。而我们就是凭借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敌人,这才是长津湖战役的关键元素。影片结尾也确实是想把“冰雕连”作为高潮来展现。
既然如此,后勤补给就理应成为重要环节加以全面展开,把我方是怎样在敌人掌握制空权的狂轰滥炸下,与敌展开运输线上的生死博斗。这不同样可以表现战争场景吗!只有这样,才能使“冰雕连”的出现更符合逻辑符合常理,更能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而要全面透彻地反映这些,三小时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可是,影片里却只有几个轰炸铁路的镜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细节描述,显得头重脚轻,顾此失彼。
3.
除了运输线上的生死绞杀以外,冰雕连的壮士们是怎样以单薄的衣着抵御严寒,经历了哪些生死考验,为了完成阻击敌人的神圣任务,宁愿献出生命也决不后退半步,最后成为冰雕而永载史册。只要把这些逻辑性的内容表现充分,既能展示勇士们的英勇顽强,同样会焕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英雄的无限崇敬。
然而,如此重要的环节,影片中只有指挥员的几句担心话语就轻松带过,并没有展开具体描述。然后就突兀出现一个冰雕连,没有任何铺垫和伏笔。不仅如此,而且还让被阻击的敌人大摇大摆地在烈士面前敬礼,说几句赞扬的台词......这种人为地拔高自己,主观地宣传一种精神,不是靠形象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感染人,实在是影视艺术之大忌,过于生硬牵强,又显得肤浅笨拙。
先烈们视死如归的惨烈壮举确实震撼人心,理应万古流芳。但电影作为视觉艺术,高潮来临前需要有足够的铺垫和伏笔,要把其中的逻辑关系展示完善,否则会显得太突兀,太生硬。与早期经典战斗故事片的丰富内涵相差甚远。
二,形象单薄,详略失当
影视艺术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人物形象和精彩故事来说话。它是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一个道理,一脉思想,一腔精神。
《长津湖》洋洋撒撒三个小时,却没有几个过目难忘的人物和精彩故事?除了连长(伍千里)和(雷公)由于脸熟的缘故能勉强记住,其他人物根本记不住。
在情节上,尽管也弄了点感情戏,伍千里惦记着要回家盖房子,照顾弟弟和战友之间嬉笑打闹等。但很快就像调料一样,有始无终地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打斗声中。
其他人物就只有敌我双方统帅部和高级指挥员露了几次脸,说了几句话。甚至还有毛岸英牺牲的镜头,杨根思抱着炸药包扑向敌阵的画面。使长津湖变成了一个篮子,什么都想往里装,却又不展开细节描述。在长达三个小时里 ,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蜻蜓点水,闹不清影片到底要表现什么。也正因此,致使人物形象瘦弱单薄,成了标志和符号,形不成立体丰满的典型性格,显得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等同于记录片式的粗略简述。这能算是精彩的故事吗?
三,问题的症结所在
时下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大投资,大制作,大色彩,大场面,聘请香港大导演,采用高科技拍摄手段,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所拍的就会是好影片。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早年那些同类经典影片没有这些,同样津津乐道常驻人心,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宣传手段虽然能招来票房把观众引进影院,但票房并不等同于优秀。想吸人眼球昙花一现并不难,难的是深入人心弥久流传。
所以在我看来,某些大而空的东西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是皮毛。除了吸人眼球以外没啥大用处,整不好反会弄巧成拙。而真正的内涵,是实实在在拨人心弦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否则就会像某些玄幻大片,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内里却空空如也华而不实。
坦率讲,如果《长津湖》是一部商业片,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多少亿的票房在那摆着,赚钱是肯定了。那些眼花缭乱的特技功效,叮叮当当的音响视觉,节日档的黄金假期,无所不在的宣传手段,抓眼球的目地确实达到了——所以才有了高票房。
如果这是一部宣传记录片,也可以进入优秀行列。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歌颂革命先辈保家卫国,爬冰卧雪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终于战胜敌人取得了胜利。使观众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可是,《长津湖》既不是商业片,也不是记录片,而是歌颂英烈的战斗故事片。
既然是讲故事,就应该具备丰满的故事元素。而《长》剧的编导似乎没把这些作为重点,而是把功夫下在只要表现惨烈就能站住脚,只要采用高科技拍摄手段,使画面炫酷吸引人,只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就算完美了。殊不知,精神的传达不是靠主观想象的说教,而是靠细腻入微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升华出来的。
有的朋友可能把《长津湖》理解成一部记录片了,以为只要把那段历史忠实地表现出来,张扬一种精神就达到了目的。这显然是误解了它的性质和属性,属于张冠李戴,贬低了它的价值。因为艺术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历史进行艺术的再现。如果只是简单的临摹叙述,那不是记录片又是什么呢!
总之,《长津湖》作为战斗故事片,凭借抗美援朝主旋律的光环,勉强能算及格。但与早年同类经典影片相比,还相差甚远。
不难发现很多的人看此片是趁热度去,他(她)们并不懂朝鲜战争背景和历史。影片确实也没有起到教育年轻一代的作用,只能说从拍电影商业角度来说,还是成功的。大场面,大导演,大演员,大特效,大宣传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