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为了我们的孩子,大家百忙之中赶来参加初三年级的家长会,我代表孩子们,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谢意。为了保证家长会的质量和秩序,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请各位家长关掉手机。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大家不虚此行。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如何正确对待家长会
有的家长可能说了,家长会无非就是了解了解孩子的成绩,听一听老师们对试卷的分析。其实这是最表皮的东西。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包括家长,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本在情理之中,但总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耿耿于怀,久久跳不出分数那个怪圈。薄薄一页试卷,在老师的红笔郑重作出判断的时候,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鲜红的分值只是一个信号,我们不应该再在这个分值上作过多的纠缠了,不应该一味地去责怪孩子,你这科怎么就这点分。应该和孩子一块认真地反思一下这个分值背后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不仅要分析孩子的,作为家长,更应该反思我们自己。
孩子的这个分值我们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了解多少、孩子学习中的困惑我们帮扶过几次、主动跟老师联系了几次、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倾注了多少精力、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平等地和孩子分析过成败的原因吗?在孩子的拼搏中注入了多少信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家庭环境。不让孩子们上网、看电视,我们是否能做到;不让孩子们打架斗殴、与人为敌,我们的家庭是否和睦……所以我呼吁家长朋友们,对结果少一点苛责,对孩子的学习过程多一点关注。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间产生差距是难免的。初三家长不要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而要多花精力帮孩子分析还有哪些提升空间。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每次考试,无论成绩高低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家长平时稍微花些时间帮孩子找出薄弱科目。中考8科;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物理、政治、化学、历史中,孩子哪门最弱,家长都要通过与孩子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孩子的薄弱科目,家长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想办法帮孩子补上,无论如何也要补上。
家长会听老师们分析时,我们可能满腹豪情、信誓旦旦。然而,“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时间是最冷酷的杀手,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听之任之了,一切涛声依旧,自然难见成效。所以有的家长可能质疑家长会的意义了,态度决定一切,众位家长如果是带着真诚而来,心诚则灵;如果是出于应付,人到心未到,身在曹营心在汉,定然不能有所收益,还徒增了不少抱怨。
二、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身教大于言传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让孩子学坏、钻空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没法苛责社会进步中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可以改变和调整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烦躁、压力和怨恨也越来越多,自觉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有所迁移,我们有时口口声声说,我们全都是为了你,孩子不仅不领情,对我们的怨恨、不理解却与日俱增。
大家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真的全是为着孩子着想吗?孩子没考好,我们可能会说——真丢人、我们都没脸见人了、看人家谁谁谁。这是为孩子吗?这分明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面子。孩子学习没兴趣,没动力,我们又可能会说——我们一天辛辛苦苦,全都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这还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面子嘛?孩子没考好,我们有多少家长和孩子一块平心静气地分析过问题,指明过方向,进而和孩子一起努力,再进而和孩子一起分享付出后收获的喜悦。
孩子学习没兴趣,没动力,我们有多少家长能从自身角度考虑,有没有我们的责任,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历史,有没有体验过孩子逐渐从奔跑的大军中被一步步遗弃的痛苦和烦恼、无助与孤单。我们成人有痛苦,有烦恼,有困惑,有面子,孩子也有啊!我们渴望原谅自己和被人理解,孩子也有啊!
在孩子最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除了抱怨和指责外,是否及时的给了孩子一个坚实的臂膀呢?是否及时为孩子送来了一叶摆渡的扁舟呢?如果没有,被自卑和孤独双重打击的孩子可能就破罐子破摔了,叛逆顶撞、惹是生非。
所以有时我们的教育可能是表层的、肤浅的、强制性的,并没有走到孩子的心里,孩子自然不能理解、不能接纳。讲道理,孩子懂得的道理并不少。家长们啊!“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有让孩子真真切切体会到父母是真心为自己的,他才能内化为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
现在看看我们是怎样为孩子的吧!只是善意提醒,并无恶意。
1、不吃早饭。当孩子一个人背起沉重的书包,划破黎明前的暮色时,我们有的家长仍在酣睡中,给孩子点钱就抵消了自己懒惰的内疚了。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啃袋干方便面、吃个干饼子,甚至啥都不吃,攒钱干别的了。不做早饭的家长们啊,我们于心何忍?我们还能说,我这可是为了你好吗?热乎乎的一碗早饭,那份浓烈的母爱和费心的`操持,带给孩子的是一路的温暖。
2、 手机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遍地开花。 所以我们学生的手机也频频亮相,看看这些手机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多少的便利:上自习听歌、上课也听歌;上QQ聊天;看视频;到处照相;同学间发短信嬉闹;考试作弊发答案;相互间比阔……还有一部分家长天真的认为,我给他买个手机或者平板是让他在网上学习呢。家长们啊,我们想得很单纯,很天真,孩子们利用手机啥都干了,就是很少干我们期望的那项。
我们总是很相信孩子的诺言和自己的判断——他(她)应该不会去干别的。记住:孩子永远是孩子。况且一心要学习的孩子是不需要也不会向家长要手机的。所以希望家长能理解和配合学校,不是很有必要就不要让孩子带手机了。
3、衣着、服饰问题。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但人的衣着和服饰一定要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符,才叫得体。很难想象,一个满头喷着发胶、双耳订满耳钉、身着奇装异服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有的甚至断发如断命。孩子如此固执地这样着装,意欲何为?我们想过没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观众,穿着打扮,应该心知肚明。如若不加劝阻或者默许认可,老师自然也难以管教。
身教大于言传,举一个我的例子。初一暑假,当时家里穷上不起补习班,学校也不补课,但是班里一部分成绩好的都在市里上辅导班。后来知道俺姨她村上有个辅导班,为了提升我的成绩,我母亲托俺姨找到这个辅导班的老师,给人家送去了一袋面还有家里种的番茄,求求情让我过去补课。但又遇到一个问题,没有书。没有书只得借,母亲骑着三轮车到20里之外的舅舅家去借。上午早早出发,但是半天了都还没回来,我当时在家还有点担心。回来母亲后疲惫不堪,原来三轮车刹车坏了,双闸磨去过半,一路上不知道休息了多少次才回来。一连半个月,母亲走路都不是特别顺畅。在那补课的我,根本无需家长教诲,母亲为了自己都那样了,能不好好学吗?
家长一旦把一种信念根植在孩子心田,不用督促,无须监视。这种信念可以化为孩子勇往直前的恒久动力。这种宝贵的给予,可能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这种财富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孩子的。
三、对老师要尊师重道,对孩子要不放不弃
我们这一届的老师是又敬业又称职的。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呀,如果家长不着急,老师干着急没用。家长要作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要充分的理解、支持老师,这个世上除了父母之外,很少有像老师这样不厌其烦教育咱孩子的人了。尽管可能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一颗爱心是相通的。所以如果家长不理解、不配合老师,甚至抵触老师,那我们的孩子距离成了混世魔王也不远了。
其实老师和家长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应该是一条心。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相当于掉到井里了,老师就开始对他施救,意识到问题的同学,高高的把手伸出来了,积极地进行自救;意识不到问题的同学,在暗井了自我沉迷,老师相救,拒绝配合,孤立无援的老师只能向自己的同盟军――家长求助增援了。我们最怕听到一种声音:老师,我们也没办法,你看咋办?作为同盟军的家长举手投降了,学校教育势单力薄、无力回天!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是按三部曲发展的:孩子小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是天才,学这学那、补这补那,唯恐输在起跑线上;上学有毛病了,或者达不到我们的目标了,非打即骂,对孩子大动肝火,所以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于是出现叛逆;第三步毛病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学习不如人了,毛病大的不可收拾了,有的家长说,我该做的都做了,对的起你了,不听话,由你!
实际上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拿掉坏习惯的过程,就像园丁修剪树枝的过程,我们都修剪,树苗才能茁壮成长。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去掉不良的,才能吸收有益的。成绩好的,定然是问题少的,而成绩较差的,影响他的因素定然很多。
所以,真诚的希望做家长的就是在中考的最后一刻也不要放弃或冷漠孩子。自己放弃了,家长放弃了,神仙也没有办法。要多一些关注,要满怀信心去守望,要尽心竭力去呵护,让爱心助跑。只要方法对头,心诚则灵,在原有的基础上,孩子定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但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长长久久的坚持。
作为学校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和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