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些人分析看待事情,非常喜欢寻找一个普世的标准,用以衡量出唯一现成的正确答案。
这样的思维,要么是被应试教育所误导,要么就是懒惰,懒得思考。
认识一个问题,首先要划分类别,之后再做具体分析。否则,思维极易陷入混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无法自拔。
这里主要区分个人喜好、客观事实和推理选择三类问题:
1、个人喜好型问题,按照互相尊重原则,不越界、不干涉。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道理,真的有好多人不明白,有好多是非和争论因此而起。
有些问题仅仅是与个人感觉有关的,与他人无关;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判断他人的个人喜好,徒增烦恼,而且干涉他人,却不自知。
2、事实判断型问题,根据调查事实结果为依据判断。
比如,我说那里有十辆车,要是判断我说的对错,具体看一下现场就知道答案了。
这类问题,有些类似科学问题或应试问题,一般都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
3、推理分析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后进行选择。
这类问题,考察的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显现的是人与人思考问题的差距。
比如,完成一个工作任务,需要做几个具体实施方案,之后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方案。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行数据分析,不仅要预判可能出现的结果,还要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往往要提出几个方案,之后进行综合分析,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执行。
三类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多时候,被互相混淆,比如:用个人感觉喜好去解决事实型问题和推理型问题,就很容易导致错误;把需推理分析的问题误认为是事实型问题,就陷入了武断。
总之,每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反之,问题的逻辑也是人想问题的逻辑,我们也可以逆向倒追去判断一个人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