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自己四舍五入属于奔四的年龄段了,那么应该算是中年人了!结果文章开始时,我手一欠,百度了一下中年的年龄段——45-59岁!
天啊,百度说:我还是按我国年龄的划分,童年是0-6岁,少年是7-17岁,青年是18-40岁,中年是41-65岁,老年是大于66岁,所以青年年龄段在18-40岁之间。对于青年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青春期和成熟期,青春期是在18-28岁,成熟期是在29-40岁,所以民间所说的青年一般是指青春期,在18-28岁之间,那么我还是在青年成熟期,但是标题已经写了,就不改了!
让我意识到人到中年,不是年龄,也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而是今年家人和朋友的家人频繁的去医院,终于让我感觉,我们也该为家人抗起些什么了……
该抗什么呢?
今年上半年母亲脑梗死往返住院两次,我赶回去时,住院前的检查和住院的手续医院里的亲戚都安排好了!见到忙了大半辈子母亲曾经那坚强倔强身躯此时无力又不服输的躺在病床上,我强忍着泪水跟母亲开玩笑说,这不是没啥大事吗,住几天院还是铁娘子一个!那一刻,我看见了母亲眼里的怀疑和担心,怀疑她是否真的可以再生活自理,担心她是否会拖累家人……出院后,母亲果然如她担心的阶段性生活无法自理,好在爸爸、姑姑、姨几个平均年龄已经65岁以上老人相互关心照顾!我终于理解:父母在,不远行,动人心者,莫过于亲情……
前几天,孩子爸爸出差在外接到孩子爷爷电话说,孩子爷爷头昏目眩在躺床上,连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让我赶紧开车去爷爷的住处接他去医院!外面下着雨,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果断放弃自己开车的想法,打车去接爷爷!结果,到了爷爷地方我才发现,问题比我想的要严重,我和孩子奶奶两个人也扶不起来爷爷,更何况两岁的二宝还一直害怕的哭嚷着抱抱!孩子爷爷吵着说自己要死了,不去医院,让奶奶喊医生来家里!奶奶顺从跑去找外面诊所的医生,我想诊所医生不会来,也不想再耽搁治疗时间于是悄悄拨打了120!
当120来时,我拖着两个小孩再加上婆婆一起上救护车时,医生说,孩子不要去,家属跟着就可以了!我回复,我也不希望孩子跟去医院,但是目前没有其他人能帮忙了!
坐在救护车的副驾驶,我第一次感觉的到去医院的压力,这次同母亲住院不同,母亲住院时,我只要回去陪伴就可以了,其他的亲人都安排好了。公公去医院我知道我身后什么都没有,没有在医院工作的家属、没有足够的人员帮着照顾老人孩子、万一问题严重我不知道卡上仅有的余额够不够……
在娘家遇到问题时,始终不需要我多过问,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哪怕母亲病了,我只是觉得好像靠山不那么巍峨了!而在婆家确实给了些人生的磨砺,也体验了人生百态!两个家都要感谢,感谢娘家给了我一个无忧的童年、少年、青春期,感谢婆家给了我一个认真感受生活的成熟期,以及即将到来的中年…
最近不断的翻听着高中时喜欢的小刚的《黄昏》,还有陈奕迅的《十年》,放佛人生还没来得及感受正午阳光的炙热,却发现黄昏已和你招手,下一个十年,我要把中年好好盘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