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为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该作品使用丝质的绢作为画布,长206.3厘米,宽103.3厘米。
这幅山水杰作近景部分占画面下方的1/3,两侧巨石之间开辟出一条留白的道路
一队驴子驮着货物,行旅的客商自画面右侧进入,缓缓行进,点出了“行旅”的主题。
画面最精彩的部分是中景,巨大空间里一座正面的山壁顶天立地。形状是长方形的,像一块矗立着的纪念碑。山壁间有一线瀑布,直深而下,在构图上帮助了大山垂直线的准确。
《溪山行旅图》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就像猜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底谁才是模特一样,从古至今,各路学者、专家对《溪山行旅图》始终充满好奇,终极一问是谁画下了它。
据说范宽就长这样
范宽,2004年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100位人物之一(排在第59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包括南宋初期的李唐,后来的马远、夏圭,再到“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大师黄宾虹等,都受到他的画风影响。
画面中出现了很典型的范宽笔法“雨点皴”(皴读音同“村”)。
这幅画里面充满了细节
石头上这种画法叫“雨点皴”
就像雨点拼接起来一样 来体现石头质感
不过范宽是他的绰号,一个画家有什么可能要用绰号署名?
由于史料缺乏,关于这个西北大汉的介绍十分有限,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也无从考证。从范宽留下来的一些作品推断,范宽生活在北宋前期,老家在陕西省中部的华原地区(今铜川耀州),西北人多豪爽,范宽的性格和长相都很典型,一张方正的国字脸,行事不拘小节。范宽原本叫范中立,因为性格温厚,关中人有“性缓为宽”的说法,就有了范宽的名字。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陕西方言中,“宽”字有邋遢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因为他性情狂荡、爱喝酒,人们才给他起了绰号“范宽”。
他平常喜欢论道,早年就已经隐居在家边上的翠华山、终南山一带,在山野中写生作画,寻找灵感和素材,黄土高原上大山直立起来的气势成为范宽绘画风格的来源。现在,有一种说法,《溪山行旅图》的取景地和原型就是距西安市不远的翠华山。
说了范宽这么多,近代书画大师启功还是质疑。而他的理由,偏偏还就是树丛里的“范宽”两个字,“仅凭画面树丛里有‘范宽’两个题字,就能断定它是赝品!”他打了个比喻:“比如有人给我起外号叫‘马虎’,我能把他当落款题到画上吗?”
另外,宋徽宗时期曾出过一本《宣和画谱》,这本书是宋画研究者必读的,里面记录着当时宫廷收藏的珍贵作品,其中出现了58件范宽作品,可就是没有发现《溪山行旅图》的名称。这也为反对派留下了质疑的空间。
《溪山行旅图》曾在宋、元、明、清皇宫与民间藏家之间辗转流传,上面盖有22枚藏家印鉴,其中光乾隆皇帝印鉴就有6枚。虽然一直是帝王心头好,1925年后,清宫藏品收归国有,这件作品也归入故宫博物院,但一直都是“作者不详”。几百年间,由于这幅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画家落款,人们只能依据史料记载以及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在画上的题跋“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和画风来推测这幅画的作者是范宽,直到1958年。
画家把名字偷偷“藏”在树丛里
当时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李霖灿有大发现,他用考古研究的办法,把整幅画分成若干个小格子,在右下角骡队后方树丛里面终于发现了范宽的名字,千年谜团似乎也就揭开了。
《溪山行旅图》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在历代山水画中尺幅算是比较大的。为什么画家当时不署名呢?可以解释为:北宋时代,属于宫廷的画家仍有传统工匠的职业习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受社会重视的“艺术家”。他们画了一张好画,甚至不敢在画面留下名字,所以北宋的画家没题词、盖章的习惯,许多花鸟、山水画也极少题字,偶有题字也都是在画面不起眼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