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空白”作业

批改学习巩固时,满眼空白的作业本曾让我心头冒火——明明早已约定:不会的题画三角标记,先思考再求助,评讲后听懂即打勾。

可因考试耽搁两天未批改,部分孩子便将“留白”变成了“偷懒”:难题不愿动脑,阅读题似懂非懂便搁置,硬生生空出大片题目。

怒火升起的瞬间,我忽然想起“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的道理。强硬指责或许能换来一时顺从,却解不开孩子“畏难”“惰性”的根本。

我先沉下心整理每位同学的错题情况:对空白较多、态度敷衍的孩子,除要求补齐作业外,额外布置词语表抄写——罚的本质是补,借抄写夯实字词基础;对完成质量高、无空白的孩子,则给予作业“减负”奖励:今日仅需整理错题、完成读书笔记,无需额外加码。

我在班上这样跟孩子们说:“空白的题目就像路上的小石子,你绕着走,它永远挡路;你弯腰拾起,反而能铺就更稳的路。抄词语表不是老师的惩罚,是偷懒的小代价——今天偷一点懒,明天就要补更多功夫;今天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明天就能轻松前行。”

说完这些话,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模样,我心中的郁结也悄然消散。

教育本就没有绝对的理想化,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步调一致。与其执着于“全员完美完成”,不如顺着问题找方法:用奖励激励认真者,用适度的“自然后果”警醒懈怠者,在刚柔并济中引导孩子直面问题。

或许这不是解决空白作业的最优解,但教育本就是一场慢探索。

把问题交给问题,让自己从焦虑中抽离,以如水般的柔韧对待孩子的成长节奏,既能解开自己的教育心结,也能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