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家三哥的小儿子今年高考,考上大学了,明天家里办升学宴。
孩子家在北京远郊,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初中升高中,是在西城念的书,当时走的“校额到校”。
他当时在区排名80,算是报志愿胆大,很多比他分高的,有因为不想离开家乡的, 也有怕自己不被录取的,西城的重点高中没敢报名。是他在教育口叔叔的指导下,拼了一把,抓住了从偏远山区到城里念书的机会。
西城的教育资源是不错,但是相对于边远地区的孩子,特别是基础弱的学生,压力很大。
三年的高中寄宿学习,孩子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进步很大,但是,对于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孩子还是相差甚远。
高考成绩出来了,成绩相对于家乡的同学,他的成绩算高分,但是,在西城,这个分,在学校是特别低的。
相比较来说,他这三年不容易,给了自己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在老家,同批的孩子,能上大学的很少。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更多的家长,宁愿卖房 搬家上私立,也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越来越多的家庭上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参加升学宴,作为堂姑姑,我肯定是要准备礼金的,红包包多大呢?
前2年,我闺女升学,大家随的是500,觉得不少了,这次还给500,觉得有点不合适了。
去年叔家妹妹儿子升学,给了1000,是因为和妹妹关系特别好,外甥也懂事会哄人,就想给这么多。
这次和妹妹们商量一下,觉得500合适,600拿着不大气,800给了,感觉差这200吗?
后疫情时代,赚钱不容易,1000还是有点肉疼。
要是冲三哥,这个钱给这没问题,冲嫂子也说的过去,就是对这孩子有点不舒心。
孩子大小就见人不说话,家里人谁有不理,逢年过节,见面就在犄角旮旯一窝,问一句说一句。
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有多重要!
拿不定主意了,就说和堂哥们商量一下吧!
联系二妈家的四嫂,她说,家里的二哥给四哥打电话,四哥说给1000。
我说,钱不少。
那年,我的孩子和四哥的孩子一年上大学,我和四嫂一起办的升学宴,她们订的饭店,我们买的烟酒,我们两家大人各装了一千的红包,给俩孩子互换走过场,其他人随礼都是500。
四嫂说,给多少,你和你四哥商量,我不管。我想想,600,800,照1000也差不多多少,还是1000好看。
回来和妹妹们商量,最后还是给1000吧!
事无巨细,让二妹去取的现金,买三个红包,二妹让小妹明天参加升学宴在红包上写点东西,小妹居然说:
这边刚交代好小妹,二妹又说:
在外面见得多了,就会发现,家里人太实在了,实在的有点让人心疼。
按31日周天我这6天工作的人休息挺好的,可三嫂单位周日有活动,走不开。
三嫂请客定在周六30号,我单位月底结账正忙,请不了假,只得让妹妹转带了。给三嫂发个微信:
三嫂,孩子升学是大喜事,真的替你和我三哥高兴!谢谢你们的升学宴邀请。
我月底加班,太忙了,请假不方便,明天就不过去了。
闺女明天有网课,她爸爸也上班,他们俩也不过去了,抱歉!
红包,我让妹妹帮忙带过去,钱不多,聊表心意!
明天月底结账,我得上班,其实,我特别想回去,真不是为了吃顿饭。
我爸爸他们这辈人,兄弟四个,结婚生子,到我们这辈人,姐妹8个,兄弟5个。
以前都邻里住着,虽说大人之间难免有矛盾,但是我们这十三个孩子关系还是不错的。
最大的大妈家的姐姐的儿子比我们这十三个孩子最小的妹妹大二岁。最大的姐姐的孙子比我们这茬孩子中最小的孩子大10岁。
生活中的数字就是这么奇妙!年岁大的往往好多要尊称年轻人为长辈,这就是神奇的辈分关系。
我们十三个孩子,如今,最大的快70岁了,最小的也四十多岁了,分布在老家村里 ,县城,也有因读书,出嫁到外区,进大北京落户的,平时很难见到。
特别是疫情这几年,更是见面不容易。
这次升学宴去不成了,心情不好!和兄弟姐妹们再有聚会,不知是啥时候了。
也许再过几年,等家里读初中的孩子高考结束,也许是再过几年,健在的老人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