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看冯唐,一有空就看。
1.
之前读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他在说读书时,提到,有些小说里遇到自己喜欢人物,会不自觉的模仿那个可爱人的一些你认可的地方。
我当时读到这样的说法心里非常欢喜。因为我真觉得就是这样的。我想到小学时背白杨树课文,白杨树伟岸,正直这些品质一定触动过那幼小的心灵吧。读梁文道说自己多年来买书时总会选一排书架上同一本书中品相不好的,担心这本自己不买就不好卖出去了,从此也心生恻隐,每次去买书也这样。
2.
以前木心说过,去不同的大家那里讨饭,消化完了再去讨。结合李笑来写作课上学来的,他说写作首先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观,高质量输入,最终你能影响别人的是你输出的价值观,说最后一个阶段甚至是普度众生。
之前只能单一来理解,但最近读冯唐,进入他的视角,价值观里去看世界,再跳出来理解,又不同了。
冯唐说,他写作,除了自渡与渡人,毫无所有,毫无所谓。
这和李笑来写作课上说写作最后一个阶段是普度众生可以放在一起来理解。
高质量输入也好,去各个大家那里去讨饭也好,都是先借别人的观点来看世界,然后慢慢自己就会更能独立看清世界。
3.
《活着活着就老了》里面提到英文小说,长篇比中文小说精华更多。多次提到海明威,毛姆,和菜头也提到《老人与海》,且他也提到,读英文小说学习英语。
我也开始挑战自己读原版《老人与海》。每天读一小段,大概30分钟,读两遍,精听2遍。最近开始反思,也沉淀一些想法,比如,精读,慢或许更快。
借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色彩。比如,我大概知道了冯唐和罗永浩的关系还不错。而冯唐说自己在俗世里求成功之外,总也感慨自己要认命,就是要做一个写字的人。他在写《教我如何不想她》时,说,落到最后,还是态度。我理解为真性情,他说是性灵。
说这些是我记得之前看到有一篇文章写罗永浩,大概意思是呼吁要罗永浩还回来。说他终归是心软,商业模式至今都做的辛苦。作者也是在感慨,怀念,罗永浩曾经灌过的鸡汤。所以读到冯唐说他喝醉后就想起来不完美的古龙,他的文字提到态度,提到人性,提笔四顾,踌躇满志,要用文字写出人性的黑暗与光明,缓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的苦。
4.
关于苦,冯唐也有他自己的理解。
他写《文字打败时间——我的文学观》,他说他的人生观是:我感受,我理解,我表达。
我瞬间也理解了他说找个偶像是活着的捷径。比如他这样的人生观就源于他的偶像:司马迁。
他解释自己的文学观:第一是感受在边缘。想写字的人最好的状态是在边缘,是卧底,是有不少闲最好还有一点钱。其次是理解在高处。文字里隐藏着人类最高智慧和最本质的经验。这一段话他说的有态度:
码字的人最好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升到空中,总结出地面上利来利往的牛鬼神蛇看不到,想不明,说不清楚的东西,让自己的神智永远被困扰,心灵永远受煎熬......心灵必须比其他任何人更柔软流动,脑袋必须比其他任何人想得更清楚......第三是表达在当下。
只是读到这里,我已经觉得真的没有那么容易,除了才华(有些人穷尽一生力气也不一定有),写字的人可能还是要吃苦,人性的苦,直面,不能逃离。
比如他写劳伦斯。
劳伦斯是能于无声处听见惊雷的人(昆德拉是另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在外部世界,不是地震,不是海啸,而在他的内心。劳伦斯终年44岁,是20世纪文学史上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人,他死前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A savage enough pilgrimage(残酷的朝圣之旅)。或许就是这种苦难,这种对自己心灵绝不放过的苛求,造就了文字的力量。
记得他说过小说还是英文的更好。这里他解释中国人最吃不得心中的苦,讲究寄情诗酒,内庄外儒,心态平和。他说或许文章的区别,中文和英文的区别,说到最后还是人的区别。他说:
但是我没有道理地相信,任何一种文字,不吃苦,体会不到苦难,写不出苦涩,一个作家永远成不了大师。
5.
我只是觉得要如此苦吗?
但再想,不写作,人的很多困惑可能也源于同样的地方。生活中如果遇到苦难,很多人是逃避的态度,麻木,隔离。比如心理学课上学来的,很多心灵困惑也都源于心灵逃避,不敢让心面对苦。这些,是不是也和冯唐说的:吃不得心中的苦。很像呢?
是不是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大师们看的更明白,敢于直面人性中的苦,所以才有伟大的作品。但人性中的闪光也一样闪耀,就如冯唐说的,最后留下的是态度,人性的真。
6.
另外发现他写了很多人,读完他的书,会发现还有一个长长的书单在排队,比如亨利 米勒,毛姆,等。
我知道我在借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哪些要信,全部吸收,哪些还要等时间和见识的积累去检验,暂都不能说的绝对。也想说的是,木心曾说,去各个大家那里讨饭,消化完了再去,这体验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