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从小离开父母,在广州由叔叔养大,当时叔叔身边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18年之后,他要回到亲生父母的家。他从省城乘坐公共汽车,与他同座的是一位干瘦的老人。一路上,他们谁也不对谁说话。老人不想打扰看上去有些疲倦的年轻人,年轻人则受过不与陌生人交谈的教育,不管是老者还是少者。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当他们来到高速公路进站口时,汽车停下稍事休息,老人下车去买橘子。回到车上,老人客气地递给年轻的同行者一个橘子。陈浩感到有点受辱。接受一个身穿寒酸的老者的食品,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他明确地拒绝了老人的施舍。老人歉意地笑了笑,自个儿剥开一个橘子,将一个橘瓣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吃起来,吃完把籽从车窗里吐出去。
陈浩被老人的行为激怒。他觉得老人在故意向他炫耀。于是,陈浩也决定向老人炫耀一下。在服务区休息时,陈浩买了一些苹果。他拿出刀子,把一个苹果切成四块,然后,将其厚厚的内核扔掉。通过眼角,他对邻座脸上惊奇的表情感到满意。这就是给他的颜色!他想。
车到县城,他们停下吃午饭。老人说:“年轻人,如果我有什么冒犯你的话,请你原谅。我可以知道年轻人要去哪里吗?”
陈浩把老人的话看做是一种假惺惺的恭维,认为是在拍他的马屁。“沙李乡。”他粗暴地回答说。
“能与年轻人同行,是我三生有幸。”老人继续说,“你能赏光与我一起午餐吗?”
“不,谢谢您!”陈浩说,“我不饿。”
当他们抵沙李乡时,老人问年轻人要去哪个村。当陈浩回答河湾村时,老人说他也去同一个村。
“既然我们都去一个村,”老人主动地说,“那我们可以同乘一辆出租车。
陈浩对老人的提议进行了认真考虑。由于他新来乍到,地理不熟,他勉强地接受。“但得由我来付车费。”他傲慢地说。
出租车把他们拉到河湾村。老人下车时,问陈浩住在谁家。陈浩说出了他爸爸的名字。“陈立农”。
“我就是陈立农。”老人惊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