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
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
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
主体。
3.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
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
设者和开发者。
⑷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
的开放教师。
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5.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⑹循序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⑺开办多学科学习兴趣班,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兴趣。
⑻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6.德育原则
⑴导向性原则
⑵因材施教原则
⑶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⑷知行统一原则
⑸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⑹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⑺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⑻疏导原则
⑼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8.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9.组织竞赛型活动的注意事项
(1)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考点。
(2)使更多的人有参赛的机会。
(3)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
(5)在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关系。
10.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11.教学原则
⑴直观性原则
⑵启发性原则
⑶巩固性原则
⑷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⑺量力性原则
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2.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
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
融洽、生生关系友善是课堂气氛的基础与反映。
13.能力的培养
⑴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⑵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⑶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⑷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⑸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4.面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老师的策略
⑴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
⑵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⑶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地转变问题行为
16.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思想
⑴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⑵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⑶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15.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⑴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
⑵转变学生观
⑶加大教育改革的度
⑷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⑸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6.课堂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⑴教育性原则
⑵客观性原则
⑶有效性原则
⑷可接受原则
⑸冷处理原则
17.学习理论
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⑵认知学习理论
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学习动机理论
⑴强化理论
⑵需要层次理论
⑶自我效能感理论
⑷成就动机理论
⑸成败归因理论
19.学习动机的激发
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原则
⑵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自我效能感
⑶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⑷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惩罚
⑸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⑹促进学生进行合作与竞争教育,开展合作与竞争学习
20.学习动机的培养
⑴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⑵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⑷培养学生努力形成成功的归因观
⑸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⑹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需要
21.心理辅导原则
⑴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⑵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⑶尊重与理解学校原则
⑷学生主体性原则
⑸个别化对待原则
⑹整体性发展原则
2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⑴了解和研究学生
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⑷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⑸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⑹操行评定
⑺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⑻个别教育工作
23.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⑴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⑵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⑶做好课堂监控
⑷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24.教学反思的内容
⑴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⑵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⑶对教学特色的反思
⑷对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反思
25.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⑴沉着冷静面对
⑵机智果断应对
⑶公平民主处理
⑷善于总结指导
26.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⑴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⑵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⑶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运用
⑷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⑸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⑹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⑹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2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⑵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⑶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⑸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28.创造性的培养
⑴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⑵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⑶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29.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
⑴观察缺乏精确性
⑵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⑶观察缺乏顺序性
⑷观察缺乏深刻性
30.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⑴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⑵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⑶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⑷要求学生观察时尽可能运用语言
31.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⑴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⑵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⑶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⑷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作组织学习材料
⑸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⑹重视复习方法,阻止知识遗忘
32.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⑴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⑵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
33.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⑴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⑵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
⑶想象更具有现实性
34.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⑴结合科学教学,训练想象力
⑵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储备
⑶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的表达能力
⑷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积极鼓励
35.学习兴趣的培养
⑴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⑵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⑷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⑸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36.小学德育的途径
⑴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⑵社会实践活动
⑶课外、校外活动
⑷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⑸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⑹班主任工作
37.小学美育的方法
⑴利用课堂教学
⑵积极挖掘环境的美育功能
⑶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
⑷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实施美育
4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也称团体辅导。
3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⑴明确共同的目标
⑵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⑶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⑷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⑸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40.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统一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⑴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
④读书指导法
⑵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
⑶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
③实习作业法
④实践活动法
⑷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①发现法
⑸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①欣赏法
4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教学的重难点
(3)课程性质和特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