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 周岭 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和笔记

《认知驱动》 周岭  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和笔记

成为一个对他人有价值且被强烈需要的人

1.脑边缘系统的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不自觉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我们需要把自己置于好的环境中,和优秀的人共事,学习他们思维的优点。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自己放置于一个环境中,可以减少调用意志力,意志力就像水桶里的水,是有限的。用完我们就会听从冲动系统的控制,做一些及时满足的事情。

2.学习的秘密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维感觉,调动了潜意识的学习能力。更多的大脑皮层参与,会保持大脑神经更多的活跃。

3.如果你能调动自己的多维度感官从现实中学习,又能扎实实践触动自己的道理和知识,此时若还能拥抱阅读,热爱阅读,那你早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阅读是一种向内学习,是一种输入,是习惯的培养。而实践是一种深刻的改变,学习的东西往往很多,但是可能并没有参与改变。就比如一句话,我听说过很多道理,但并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等于是没有作用。知行合一,做到才是本事。

4.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是否有价值,是否利他,是否可以复制,是否跨界,是否刚需,是否触动了你。价值交换是商品的本质。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金钱。

5.价值生产者,从来没有人规定这个人必须是谁,读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也都可以是。在写作,制作短视频日趋容易的今天,复制,制作作品变得简单,然而传播甚远的是有价值且价值高的作品,要做到有影响力。

6.机会和风口始终都在,只是自己的价值不够,抓不到,甚至看不到而已。

7.刻意练习的核心是在舒适区边缘不断拓展自己。

8.花大量的时间对自己的产品和作品进行持续的修改和打磨。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不等于有价值的知识,所以产出有关于底层规律的知识才是一个作品质量高低的一个要点。

9.制定有产出的目标,保持耐心去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

10.我每天投入的消费,生产,创造,为多少比例。

层次决定生活

消费层的生活不需要有目标

生产层的目标是由外界牵引的

唯有基于内在目标的“创造”才能使人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

拥有输出意识和价值意识

积累独一无二而长期对他人有用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