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etee
傻瓜才会把钱到处乱花 ---富兰克林
熟悉日本文化的人知道“大相扑”这种传统竞技的选手按运动成绩分为10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及横纲。横纲是运动员的最高级称号,也是终身荣誉称号。之所以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看来有千差万别的感悟,也是因为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段位影响了他的视野。作为一个初涉理财领域的人,我的段位应该算是序之口,所以整本书里对我触动最大的不是巴菲特在不同领域运筹帷幄的投资决策,而是他身上节俭和珍视金钱的品质。
两个月前的我跟大多数月光族一样,心情好了约上朋友去某家好吃的餐厅吃顿大餐,心情不好的时候约上朋友去看场电影或喝点东西,心情好的时候在姐妹淘“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号召声中买买买,心情不好的时候扛着“女生要爱自己”“从外在提升自己”的大旗刷刷刷。收到账单的时候惊讶自己刷爆了卡,暗下决心下个月一定有所收敛,在这样的心情中倒数下一次发工资的日子。但是看到喜欢的裙子,路过飘香的餐厅,还是会一咬牙掏出信用卡。
随心所欲的花钱习惯确实满足了我每一次膨胀起来的小欲望,可当我想搬出家里独立生活的时候却发现,我根本支付不起押一付一的房租,而这时候我已经毕业3年。
有一回我跟姨妈一起去银行取钱,当看到她退休卡上62000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被吓了一跳。两年前她让我帮她取出里面的所有储蓄,当时这张退休金卡上的金额只剩下0,两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62000。她每个月的退休金是3000,两年内偶尔会取些散用。我每月拿着比她高的工资,两年后银行卡的存款是0,而且还欠着信用卡里几千元的账单。我第一次意识到日积月累的力量,第一次意识到月光族的可怕。
萧秋水老师说过:一个人今天说自己是普通人,缺少各种机会,这有可能是社会的错。如果这个人10年以后仍然说自己是普通人,那肯定是ta自己的错。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另外一个场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穷,也许是家庭或社会的错。但如果一辈子穷,那一定是ta自己的错。
理性的智慧
当我开始树立理财意识的时候,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我的淘宝上垃圾食品的订单越来越少,而我的理财账户上的收益日渐增多;是跟朋友一起花500块吃顿海底捞,还是去在行上花500块约见我一直想见的萧秋水老师,我选择了后者;是花一天时间跟朋友逛街聊公司八卦聊明星是非,还是花一整天待在咖啡馆研究写作技能,我选择后者。
理财的第一课最简单也是最难的是告别月光,而告别月光首先需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记账。所有理财的书都会告诉你记账对于理财意识的养成有多重要,它确实可以帮助你搞清楚每个月的资金流向,在记账的同时,也会不经意引发“这笔钱是否值得花”这样的反思。
随心所欲的消费观带来的是欲望被满足的泡沫式的短暂快乐,而理智克制和权衡后的消费观带来的快乐却是难忘而深刻的。比如,你计划在目标达成的时候作为奖励买一台ipad,那么当你实现目标买了ipad的时候,每当你拿起ipad,你都会记得来之不易的快乐。
这些生活上的变化让我渐渐意识到,理财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理性思维的衍生物,培养理财意识也是在培养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的理性思维。
巴菲特身上有很多迷人的特质,最突出的是他的理性标准。当苏珊生下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巴菲特已经非常有钱,但他却没有买新的婴儿床,而是用别人送给他们的婴儿床。他的办公室没有什么现代艺术装饰,也没有任何在贝弗利山的豪宅里流行的新鲜玩意儿,有的只是在暖气片上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栗色《穆迪手册》,外加几帧照片。他的接待前台悬挂着富兰克林的箴言“傻瓜才会把钱到处乱花”以及一幅摄于1880年的华尔街照片。巴菲特生活朴素,住在普通的街区,饮食最爱的是汉堡和可口可乐。
身为世界首富,他对待金钱的态度显得小气,但这绝不是吝啬,而是他会发挥每一分钱的最大价值。下面一段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智慧和魅力,也透露了巴菲特走上世界首富地位的投资真谛。
“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也不愿经营一个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
我们不得不承认,想要在残酷的现实里实现梦想,有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理性思维。人们寻找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就是理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