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keso曾经写了一篇《分享经济的边界》,之后引起了一轮关于分享经济边界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keso认为分享经济的市场比想象的要小,这是因为两个原因将会限制它的边界。
其一是受益于分享经济,越来越多的人会更愿意购买资源的使用权,而不是购买资源的所有权,这将导致不再有可供分享的物质资源;其二是人的趋利性导致职业化服务提供将逐渐挤出业余化服务提供,谋生者挤出分享者,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以最大化收益。
大神keso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在过去的这些时间里,我以切身体会让我认为在住宿领域,我们很有可能都无法接近这个边界。也就是说,在住宿共享领域,边界来的要比想象的更早。
以下是我的一点观察。
1、市场没那么大
民宿产品的市场不大,因为民宿主要集中于各大城市和著名景区。质量好的民宿就那么几家,各家争抢来争抢去的结果是,好的民宿同时被放到了多家产品的平台上(对于房东来说,最多不过增加一点点多平台管理的成本,当然,现在也有第三方的多平台管理工具出现了)。而相对的质量差的廉价民宿不仅利润难以cover为此付出的产品和客服成本,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差评。
因此,现在的大多数民宿短租产品,都倾向于挑选质优的民宿。这极大的限制了房源数量和选择。并且让民宿和短租的房源走向高价。
2、竞争激烈
携程、自如、新美大,都悄悄的推出了民宿产品预订业务。大型的产品进入民宿领域,有优势亦有劣势。
劣势是本身的品牌定位已经建立,很难改变用户的认知。优势是本身就有巨大的流量,即使无法再民宿中做大,民宿也可以作为酒店的一种补充,反哺平台。
而比起大品牌来,没有酒店/旅行/公寓等其他业务依托的新兴品牌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平台间几乎没有壁垒,产品体验上也相差不大,房东忠诚度低,房客大多价格敏感,跟着补贴走。
3、用户习惯难培养
共享出行可以用补贴迅速的培养用户习惯,打开市场。而共享住宿就不是这样了。
与共享出行相比,共享住宿单价高,频次低。低价的打车,可以让你将原本搭乘地铁的计划改为打车,而低价的租房(且不说将一个房子补贴到让你觉得低价的成本是多少)却不太可能说服你换个地方住。
除此之外,住宿比起出行来说对单身女性更加不友好,你去住一个陌生人的家里,几乎是任对方宰割,而让一个陌生人来住你家,承担着同样的风险。国内的信用机制还不完善,对陌生人也缺乏信任,因此,培养出门住民宿的习惯非常的难。
4、出现了许多民宿品牌
共享经济的风刚吹到国内的时候,拿到投资的基本都是类似 Airbnb 的第三方平台,而在今年,有许多建立自营民宿的产品拿到了不少的投资。三方平台难做,对房源管控差,利润小。比起三方平台来,做民宿品牌倒是一个不错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