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决定去色达,完全是因为一些传闻:喇荣五明佛学院面临拆除,漫山遍野的小红房景象即将不复存焉。
得益于之前的旅行,我走访过很多佛教圣地,包括著名的佛教“四大圣地”,尼泊尔的蓝毗尼,印度的菩提迦耶、鹿野苑、拘尸那迦。在潜移默化中,让我对佛教文化多了一份关注。
一来考证传闻是否属实,二来一旦情况属实,早看一看,便是一眼了。
色达,这里平均海拔4000以上,年平均温度-1度,环境恶劣,气候多变,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风雪寒冷。也正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个地处偏远的山沟成为了极好的信仰修行地,凡来此地者,都要经受最基本的考验:山高路远的奔波之苦。
我也曾两次去过西藏,一次于夏日骑着单车爬过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一次于冬夜乘着火车穿过茫茫的羌塘草原。而这次前往色达佛学院,倍感沉重。
下午两点左右,到了佛学院山沟脚下,进出口已经贴了告示,佛学院内部改建,限制车辆进出了,只能乘坐统一公交上下山。就在几分钟内,乌云压了过来,天气由晴转阴,接而下起了冰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打在公交车窗上。公交行进在上山的公路上,土黄色背景的山坡和连成一片的红房子,都在茫茫飘雪中披上了白色的哈达。
高原氧气不足,兴奋之余,呼吸略感困难,寒风中头痛欲裂,我知道自己有高山反应了。
车子在佛学院最中心的大经堂边停靠了,这里似乎跟山上的路上是两个世界。雪渐渐停下来了,阳光照着屋檐融化的雪水滴嗒嘀嗒,行人跨过地面流淌的细水咯噔咯噔,广播里传来散向四方的祈祷经文,僧侣嘴里念念有词,游人好奇地左顾右盼,内心是欣喜的,却又不得欢呼雀跃。
就像所有的甘甜必经长久的饥渴,内心的平静安稳当由旷日的劳苦。众多的修行者历经千山万水的跋涉,来到这里,找寻内心安宁,终得灵魂的归宿。
我连着几天上山,每次都是到山下就变天下雪,上山后就相安无事了。或许,这是偶然,也是注定。
这一切,是因果,也是轮回。而我,在身体的不适,与亲临色达的满足中,已得应证。
而色达佛学院的命运,也难免这样的命运。在1980年成立至今,规模急剧扩大,由最初的几十人,到高峰期时的五六万人。当年的几座小房屋,如今密密麻麻地遍布整个山谷。
这俨然是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但是,恐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我随意散步于佛学院的宽路窄巷间,看到了传闻中拆除。高高的塔吊机、挖掘机、推土机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事实,卡车进进出出,一趟趟地运走了拆除后的废墟。
山坡下面的大路上,行人不断地驻足观望,成片的僧侣居所小红房子如同一张红毯铺于山坡,中间由上而下露出土色,如同撕裂后的一道疤痕。
我边上驻足观望的僧侣一袭红衣,静站沉默,抬头仰望着。那道疤痕里,不时有拆除后的木板滑落,如同信仰文化的坍落,木板碰击间,声音穿透山谷,是刺耳,而令人心痛的。
当我问一位年轻僧侣,为何这些房子要被拆除时,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又看了看远处红色山坡,没有说一句话,转身就走开了。
针对佛学院拆建这一事件,流言颇多,说法不一。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消防说,佛学院内长期居住的修行者太多,小红房子过于密集,而绝大多数的僧侣房舍都是木板钉制而成,在发生火灾时难以逃生。
再进一步追究,在佛学院山下,有一小镇名曰:洛若镇。管理当局有意在此打造旅游景区,提高本地政府和居民收入,而前期工作就是要对这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整改:交通、住宿、餐厅、购物等,而佛学院毗邻本小镇,是最好的旅游依托点,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设施整改规划,比如扩宽增建道路、规划整一房屋建筑、紧急消防通道等。于是,这一切就理所当然了。
再作一步深潜,恐怕就要细思极恐了。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至后来的几万人,再到佛学院被限制发展规模,如今再面临大规模拆除。这背后,是两种文化力量的较量,甚至政治因素的涉足。
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划,佛学院地处山窝之中,要从不同方向修建消防通道,以作紧急使用,同时作为以后进出佛学院的大门口。因此,距离进入佛学院要购买门票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同时,还要降低小红房子的密度,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小红房子的数量要大幅度缩减。据说整个佛学院几万人,最终只保留5000名本地僧侣,其余外地修行者只能选择离开这里。
那么,面临如此大规模的拆除,那些失去红房子的修行者何去何从呢?政府对此会给予补助吗?
在佛学院山下有个佛学院管理局,主管佛学院事宜。早期僧侣在管理局进行相关登记后,可获批准在此自主建房,用于修行居住。也就是说,无论是居住者,还是建造或购买的房屋,都是获得政府许可的。
后来,随着佛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四面八方的修行者来此修行,占地建房。不乏众多尚未登记的修行者,自行居住已久。
这样看来,关于拆除补助这方面,那些早期在此登记的居住者是有极大的可能获得补助的,而那些后来者就不好说了。
还希望对拆除补助方面有更多信息的朋友给予补充,便于我完善观点。
从那些众多即将“被离开”的修行者,他们何去何从?就像色达佛学院的未来走向何处一样,令人扼腕!
难道正中了佛教的意义:缘起缘灭,一切随缘!
小四斤态度:
就像无数的历史建筑、文物被破坏一样,再重新建造起富丽堂皇的复古建筑。一切难以割舍的情怀,就像昨日的村庄、麦田里放风筝的时光,在历史的车轮下,都慢慢成为物质和欲望的牺牲品,再也回不去了。
人文景观是人文情愫与时间的积淀,不是重新建几座更高大、更壮阔的房子就能够可比的,它,一经蹂躏,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我们有一万个理由去拆除它!就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