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来了个男孩,高大帅气,体育系的研究生,学的是体育教育,在大中专院校里面带过课,考了高级按摩师资格证,在养生会馆里面兼过职。如果我不说什么,你会羡慕为什么上天把这么多的优待都给了一个人,可是——
小伙子跟很多研究生一样,本科毕业为了逃避找工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复习考了个研究生,进了另一个保温箱。如今,找工作这件事再也逃避不了了,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来咨询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怎么办?
学会夸夸自己,不是厚脸皮的事
我问小伙子,先让我了解你一下,你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等了很久,小伙子说了一句:人家都说作为学体育的来说,我脾气性格挺好的,之后就没了。真的没了吗?我在咨询手册上刷刷写下几条:养生保健工作经验、体育专业、饮食行业经验、教学经验、外形、性格、态度、硕士学位、一本院校、男的、年轻、未婚未育……如果让我再了解他一些,我想我能写得更多,我一一把这些优势解释给小伙子听,他竟然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老师,我都不知道我有那么好”。孩子,其实你们应该最先了解的,就是自己的好,学会夸夸自己,学会记录自己的成就事件,才能更好的推销自己,求职这件事,可不是个厚脸皮吹牛的事。
先满足“需求”,再谈“追求”
说了这么多优势,我进一步引导:“孩子,如果你认可你的这些优势,那么,你能给我说说,你能怎么用好这些优势找工作吗?这些优势对应那些行业呢?”接着,他讲述了他在养生会所里面的工作经验,能给人养生的指导和服务,他觉得很好,可单调重复的工作环境,他却接受不了;在饮食行业做管培生,培训和提高让他很受用,可是基层的高强度工作体验,却又让他受不了;在大中专院校代课,成就感和工作环境都很好,可是聘用制合同只给2000多的收入,太少了,也受不了。
生涯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此时最有用,人总是先生存、再发展,最后才能实现事业,也就是说,先吃“一口饭”,再谋“一份工”,最后才能追“一个梦”。我把“生存期”的线指给他看,职业发展前期,必须给自己留下挣一顿饭的能力,先挣了养活自己的钱,才敢再谈发展和自我实现。
如果这事初中毕业就能做,那和现在做有什么区别
那么,小伙子,面对先满足“一碗饭”的职业选择,你有什么打算呢?
——我家是保定的,我打算,回家开个驴肉火烧店。
“你家有祖传的秘方吗?”——没有,但我平时喜欢吃,吃到一家觉得不错,我想去学学;
“你家有亲戚在干这个吗?”——没有,但是保定有很多人在干;
“你为这件事做过什么准备吗?”——没有,但是如果决定了,我会去做,慢慢做大,然后做连锁,北大不是还有毕业生在卖肉吗?
孩子,不好意思,我没想给你泼冷水,就想问问,假如你有个初中毕业就没上学的同学,跟你一样想开这样一家驴肉火烧店,而且,初中毕业后,人家就开了,你能给我分析一下,跟他相比,你有什么优势吗?(不好意思孩子,我总让你跟别人比)他想了想,说:“我能吃苦”,我说:“万一人家也能吃苦呢?”,“我去学学好吃的口味”,我说:“万一人家也早早去学了手艺呢,万一人家是祖传秘方呢?”而且,人家比你早干10年,你想想,这十年你上了这么多年学,学的这些东西,能怎么用到驴肉火烧事业上呢?
小伙子沉默了。
找工作,像场比赛,要有进攻,有防守,还要有退路
既然小伙子是学体育的,我们就用体育来说话,在赛场上你的位置,是由你的优势决定的,那么,为自己选择工作,我们就要把整个赛场的形式分析一下:首先,公立中学和大学的体育教师,是小伙子愿意选择的工作岗位,可是,家里没门路,需求岗位少,门槛高,小伙子在这方面没有独特优势,选择的主动权不在自己,而在用人单位,所以,教育行业只能作为退路,可遇不可求;其次,健身、保健、养身行业,是小伙子有工作经验,有资格证又了解的工作,但对工作前景和内容有些担心,可以用防守的态度对待,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去,就去规模大,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了解好自己的发展路径,做好往管理层发展的职业准备,绝不去一眼望到底的小门店;最后,那些不限制专业的大型公司的管培生工作,也是小伙子可以主动进攻一下的领域,但要关注企业文化,不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是不能选择的,毕竟,管培生也是要往管理层发展的,找个跟自己对脾气的,才好发展。三条路,给了他三种求职策略,也给了他三种职业发展路径。
只想说,孩子,找准你的优势,不一定去卖驴肉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