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6日 16:15
也是电视剧,我看到它很好看于是去豆瓣看评论,差评引出了上一篇文章的问题。而觉得好看就要去豆瓣看评论则引出了这篇文章的问题。长期以来社交平台看评论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果然,我在评论区空耗了大量时间,仅仅获得了些许的说不出来的快感,很快又被乱打一星的差评气的死去活来。一两个小时过去,我没有快乐,更没有收获,甚至还因为宝贵的时间被空耗而后悔,连自在也没有了。而这,我在事前未必是不清楚的,但我还是去做了。那必然是有什么在推着我做,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对交流的欲望,一种对陪伴的渴望,一种对孤独的畏惧。
很多时候我看一个作品,会开着弹幕,会看评论。和不开弹幕不看评论完全不一样,这能给人一种热闹,生气,有人陪伴,不孤单的感觉。我写了文章,也会发到社交平台上,即便自嘲是当云盘来用,也未必没有想让人看的想法。对交流的欲望在这之中是最强有力的推手。
人是社会的,对交流的欲望是天生而天然的。但欲望在我的体系中从来不是什么好词,原因在于,在他不成问题前,我的体系不会有它。而如果我发现并将其落在欲望这个词里,必然是因为伤害到了我的生命根源或者叫做本能。我的体系的一切根源在于本能,在于生命力,在于自在,三位一体,发挥本能,茁壮生命,立足自在。让我不自在的上瘾的追求快感的冲动叫做欲望(如果你觉得不习惯也可以换个词,比如过度欲望,重欲,成瘾等等)。在我这里,欲望不在本能里,反而会伤害本能,即伤灵为欲。
既然发现了,那便有办法应对。对于欲,也可称瘾,无论是游戏小说还是交流还是什么,我认为,直接的来看,难断欲,易忘欲,常缓欲。欲望是断不掉的
,往深追溯可至本能那一级,所以,最好用的是忘了它。不闻,不看,所以不念,所以不动心。远离一切会勾起注意的事物,或者让它们消失。这是最省心而有效的方法。当然,即便如此,可能是那个事物消失不了,或者纯粹就是自己习惯上来了忽然间想起来了,那就缓欲。就好像你晚上熬夜打游戏,你妈让你睡觉你说马上打完这把就睡一样。你也可以这样来糊弄自己的欲望,比如说马上,写完这个作业就去,或者文章再写两个字就满足你。相信我,通常来讲,只要你没立即去做,七成的概率你会忘记这回事。如果没忘记怎么办?想想我的比方。
当然,这个机制治标效果会好些,但治本即应对膨胀的欲望本身则有更多的是辅助作用。要治本,得到和它一个深度级别的本能生命力。我认为一切问题痛苦或者不自在都是生命力虚弱的一种体现。欲望的膨胀自然也是。如果我们想解决欲望成瘾,根本上来讲要恢复并成长自己的生命力。而这一点怎么做,之前讲过就不多言,首先是身体的健康,然后是回归本能,发现不自在,发现即可。
能发现什么?以我为例,我发现我的交流欲望过强,不止表现于要去看评论,更多的是在休息时脑海里出现各种吵架的情景模拟。结合我上篇文章说的自我认知问题,我认为长期以来,除了一些直接对我个人的攻击外,还有更多的巨量的因自我认知链接而转移至我身上的攻击在相当程度的伤害了我。这又会激起我本能的愤怒反击。但这愤怒反击的对象指向性是非常不明确的,因为人家确确实实批评的是一个电视剧或者什么事件,跟你一点关系没有,你不好说什么,尤其是对方有理有据的情况下。由此,这种愤怒不好向外向定发泄出去而在内积蓄了起来,在造成生命力本能内部分裂的同时也涨大了交流欲。前者成了脑海里的吵架内耗等,后者则推着我去翻看评论,吃力不讨好,生一肚子气,最后空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