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会意字。古文字形体像双手举杵舂禾的样子,表示秦地盛产禾谷。今陕西一代古时多种禾谷,故称该地为秦。
今天给孩子们讲“秦”的表意形体时,“杵”,让孩子回忆自家的捣蒜用具,尚能明白,可到了“舂”的时候就很费劲了,白花花的大米、黄澄澄的小米是怎么来了,7岁的小孩子压根不知道。我又给他们说水稻结的果实叫稻谷,上面包裹着一层壳,谁见过?有意挑选了一位老家在汉中农村的孩子说,她说她在他们家吃的米里面见过。别的孩子都没见过。“哦,有的大米中有时会夹杂几粒未脱壳的稻谷。没有脱壳的稻谷不能直接实用,在没有机器的古代,必须通过杵的砸敲才能脱壳,这就叫”舂”。
秦的意思、秦国和秦朝的简介、和秦国有关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成语故事----秦晋之好、乘龙快婿、幸灾乐祸、虎狼之国、化干戈为玉帛。一一给孩子们做了讲解。
一个多小时的社团活动,孩子们听听说说画画,很快就就结束了。可孩子们生活体验的欠缺,对农事的一无所知让我沉思。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植根于农耕文化之上,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字,中国的文化,必须对农事有所了解。老家在农村的,春耕秋收之时让孩子参与一下,周末去周边的农耕园参观体验一下,即使没有做过,最起码见过。学习不是仅限于课本的内容,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一个见识广,阅读面的孩子,在校的学习会很轻松。彭星辰就是一个爱阅读、爱思考、爱提问的孩子,课堂上难问题他基本都能一下说到点子上,而且在谈看法时往往能说到几个层面。这学期的社团活动他每次都很期待,他说没想到汉字这么有趣啊!每一个汉字后面都有很多故事。即使生病休假在家,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也必会参加。
借助《图说汉字》给孩子们开展“有趣的汉字”社团活动,讲一个字的由来及及与它相关的历史故事,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看到孩子们的喜欢,我很有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