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校内听同课异构课,活动虽已落下帷幕,我却总会想起世纪老人冰心的《谈生命》 ,从中觅得的生命真谛以及课后学生告诉我的一句话:“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
回顾刘老师和张老师的两节课,可学习之处多矣。
一、导课:
(一)刘老师:1944年冬,抗战即将胜利,冰心通过一个从军小朋友的提问,引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文章洋溢着高亢昂扬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对于抗战中的读者而言,自有一种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年代已经远去,但文字是有生命的,让我们通过文字的温度,去还原感受冰心和她的领悟。
刘老师的导课从写作背景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展示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
(二)张老师:冰心老人有句名言:“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满足。”接着简介冰心的经历,然后说经历丰富的冰心会对人生有怎样的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谈生命》。
张老师的导课围绕本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索,将学生更好的带进课堂。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展示
(一)刘老师: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哲理美。
(二)张老师:
1.演读理清行文思路,体悟生命观。
2.学习象征手法比喻修辞表达哲思。
3.微文组合。
刘老师制定教学目标紧紧依据《谈生命》这篇散文的特点,目标表述非常简洁,板块清晰。
张老师制定的目标分三条,从三方面学习这篇散文,与刘老师的表述不同,但也是紧扣结构、语言、哲理这三大方面。并且在目标一和目标三中还标注了学习方法。目标定得具体,学习有法可依。
三、教学环节
刘老师:(一):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刘老师把课文中标志着层次的语句展示在屏幕中,引导学生依据标志性句子划分层次。刘老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ppt展示自己的总结。
接着又展示两段话,寻找相同与不同之处,运用间隔反复的手法。
最后展示文中描写抒情和议论的句子,从表达方式引导。前面是描写,后面是抒情。咏物抒情,卒章显志。至此目标一完成。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句
屏幕展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这一层,依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形式的朗读。反复读三次。
用以下句式赏析:
我认为――写的好,因为它写出了――,表现(表达)了――。(句式、关键词、修辞、内容、情感)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评价,ppt展示,学生读、批注。
用以上方式赏析第三层内容。
(三)细度课文,领悟哲思
屏幕展示语句,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
句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生命是――,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学生互动交流、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出示ppt,生齐读。
刘老师时刻围绕目标教学,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法与角度。给学生提供句式以规范语言,也降低了难度。学生读、思、品、悟,活动充分。读的形式多样有默读,细读,品读,朗读时有男女生分读,齐读。每一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张老师:(一)学生演读课文
挑选四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带动朗读氛围。小组交流,理清文章层次。
(二)精读一段
学生齐读第二层,梳理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阶段以及作者每一阶段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在课文里圈出关键性词句。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主题概括。
张老师详讲一段,第四段学生自主课下学习,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很值得学习。
(三)微文组合
摘出文中的有句话送给亲人、朋友、家人,表达对生命的认知。教师作一范例,ppt展示,生分享。
张老师的微文组合这个环节是个闪光点!设计巧妙、新颖!再次学习,积累文本,学生既谈感悟又学以致用!加深学生的认知、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再创作!不过即使老师没有这样说,但学生已经做到了,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性。也充分说明这节课特别成功!
本次听课,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积淀教学素养,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