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刘老师和张老师的课放在一起,在对比中学习。
一、导课:
(一)刘老师:1944年冬,抗战即将胜利,冰心通过一个从军小朋友的提问,引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文章洋溢着高亢昂扬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对于抗战中的读者而言,自有一种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年代已经远去,但文字是有生命的,让我们通过文字的温度,去还原感受冰心和她的领悟。
刘老师的导课从创作的背景谈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与文字亲密接触,同时也展示了他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看似貌不惊人实则惊艳无比。
(二)张老师:冰心老人有句名言:“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满足。”接着简介冰心的经历,然后说经历丰富的冰心会对人生有怎样的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谈生命》。
张老师的导课紧紧围绕冰心先生对生命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索。导课先声夺人。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展示
(一)刘老师: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哲理美。
(二)张老师:
1.演读理清行文思路,体悟生命观。
2.学习象征手法比喻修辞表达哲思。
3.微文组合。
刘老师制定教学目标紧紧依据《谈生命》这篇散文的特点,对文本的解读准确,有自己的见解。目标表述非常简洁,板块清晰。
张老师制定的目标分为三条,从三个方面学习这篇散文,与刘老师的表述不同,但也是紧扣结构、语言、哲理三大方面制定。并且在目标一和目标三中还标注了学习方法。目标值定得更具体,学习时有法可依。
两位老师目标的展示均采用学生齐读的方法,这也是大家惯用的办法。
三、目标的实施
刘老师:(一):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刘老师把课文中标志着层次的语句分条展示在屏幕中,引导学会依据标志性语句划分层次。学生有三分法和四分法,刘老师在学生总结层意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总结。规范学生的语言。
接着又展示两段话,文中运用反复的语句。
最后展示文中描写抒情和议论的句子,和文章的结尾。
通过摘取句子,学生能快速发现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1.层次分明,2.咏物抒情,3.卒章显志,4.先描写,再议论抒情,依据表达不同,结构层次分明。目标一在教学中得以落实。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句
屏幕展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这一层,依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形式的朗读。反复读三次。读完之后屏幕展示品味语句的方法,角度,句式。
(三)细度课文,领悟哲思
屏幕展示语句,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屏幕展示句式。
刘老师时时处处围绕目标教学,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角度,方法。提供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学生读、思、说、悟、品,活动充分。读的形式多样有默读,细读,品读,朗读时有男女生分读,齐读。每一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张老师:张老师能依据学情及时调节教学活动,极富教学机智。学生之前没有见过文本,张老师从字词关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围绕目标扎扎实实展开教学活动。先演读理清行文思路,再精读第二层赏析写法,最后微文组合积累感悟哲思语句。
尤其是结合学生感受的微文组合设计巧妙,学生既谈感悟,又能把语句学以致用,让冰心对生命的感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是教中的亮点。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明白了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成长,把课上好,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