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标题没有写错,就是最失败投稿指南,“纽约有八百万种死法”,失败的投稿就有一百万种作死的方法。
初次投稿没有通过,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希望这是因为稿子本身的题材或者写法的问题,而不是之外的原因。
不用羡慕,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习惯于集中处理投稿,文件夹中经常有很多整理好的投稿文件。最郁闷的不是没有合适的稿子,而是看到眼前一亮的稿子,忽然发现这个稿子没头没尾,根本想不起来是从哪里来,谁发给我的。
要命的是,稿子也从来没有注明,作者姓字名谁。
捡到了一个漂亮的孩子,但我却找不到它的亲生父母。
一天,邮箱中收到一封意味深长的长信,文质彬彬,文笔斐然。首先,非常客气的问候了我目前的现状,让人如沐春风。其次,来信孜孜不倦而又循循善诱,让我的眼睛大了起来。
随便摘录几句:你很快就会尽人皆知了,你很快就会拥有巨额的财富,你的一切终将与众不同……
邮件看的我的热血沸腾,以为是那个富可敌国的远房亲戚,给我的一封认亲邮件,也许人生就因为这封邮件改变了。
定了定心神,继续看下去才知道,原来是一封投稿信,最后这位远房亲戚写道:
所有这一切,你只要出版我的这本书,你都会拥有!
早说啊,绕了这么大的弯子!
我提醒自己,要耐心看稿子,要耐心看稿子,千万不要有遗珠之憾。
仰天长叹,果然,我确实没有这次发大财的机会。
以下是某软件聊天记录:
作者:我有一部诺贝尔奖实力的作品找你合作,给你个机会。
我:多谢你的机会,请发给我作品。
作者:我如何相信你?我的版权如何保护?
我:如果你发在网络上了,可以把网址给我。
作者:不可能,我的作品是无价之宝,怎么能免费发到网络?
我:没有看到作品,无法评价优劣……
作者:我这个作品是我十几年的心血之作@#¥@#%……
我:出于版权保护,你可以发给我一部分样张。
作者:那我怎么相信你?
我:我做出版十几年了,你可以找到我的很多作品……
作者:问题是我不认识你……
我:……不认识没关系,还是靠作品说话,没有看到作品,确实无法评价。
作者:你这是什么意思?质疑我的作品吗?你没看过我的作品,凭什么这么说!?
我:所以,请发给我一部分作品看看。
作者:我不可能相信你!
我……
如此陷入死循环。
还有遇到心急性子的作者也是充满了欢乐,通常稿子发给编辑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会过来催问。不回复,会一直问。回复了一句,也会继续追问不休。
对于作者的这种心情,我是很理解的,通常会是耐心安抚,而且承诺一定第一时间就看。
但不理解的是,通常为此互相伤害。
比如,有的作者会直接玻璃心破碎,你以为你是谁?你凭什么这么不尊重作者@#¥@#%……
哎呀,我这小心脏细碎。
十几年前刚做出版的时候,电脑写作已经相对比较普及了,仍然还会收到一些打印稿,还有一些手写稿件,出于对纸张的尊重,纸质稿件的质量相对比较高,常规的问题是作品的市场价值有限,很多作品都是作者个人的感悟体会,不具有普世的价值。
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投稿基本都是电子邮件了,电子邮件的便捷,也让作者相对随意,所以能收到很多版面乱七八糟,没有条理的投稿,这种稿子没头没尾,毫无逻辑可言,你甚至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确实让人无语。
还有一些作者,可能是读了很多卡耐基的成功学,上来就跟编辑套近乎,各种沟通技巧恨不能一股脑都用上。
其实大可不必,毕竟编辑也是一个职业而已,跟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你的作品有价值,相信总有发光的时候。
而且,因为从业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没必要对于某个否定自己的人心存怨念。同样,也没必要因为对方几句礼貌性的赞美,就当成了天籁赞美诗。
简单一句话说,就是心态要成熟自信,不卑不亢,这是大道正途。
非常遗憾,如此戏谑,并没有对一心追求文学之路的朋友捧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我相信,任何行业都有各种不靠谱,不着调的人,所以,大家也不用互相拔高和贬低。
作者与编辑有时候确实是相爱相杀的典范,但我更相信二者是互相成就。
所谓健康的交往,就是势均力敌,郎情妻意。
文末广告:
请关注我在简书课堂的首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