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谁轻谁重

【聚焦】

导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五个物体小伙伴。你们想认识一下他们吗?”这些小伙伴分别是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

【探索】

请你来猜一猜,这五个物体谁轻谁重?这时候大家的回答有许多结果,请大家吧猜测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的记录表,最轻的用数字1,最重的用数字4。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请你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呢?“发现大家的意见不一样!”

意见不一样可能是预测不准,那怎么办呢?当有学生说到用秤来称一称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秤呢?让学生想到用手掂一掂,于是请学生小组实验掂一掂,将小组结果写在黑板上。继续让学生观察掂一掂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发现大家的结果还是不一样!”原因指向每个人感觉不一样,不够准确。

还能想到更准确的方法吗? 用天平称一称。那么用天平怎么比较这五个物体的轻重呢?这时学生大多可以说到两两对比,当说不出回形针的时候便直接播放用回形针测量的视频。当天平恢复平衡的时候停止放回形针,记录下回形针的数量并重新排序。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研讨】

请学生观察称一称的结果,发现了这次大家的结果一样!提问学生“这三次的排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称一称的更准确。

【反思】

在用回形针称一称的环节中,教具中的塑料块很重,需要大量的回形针才可以称出结果,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不小的难度,为了实验的进行应该选择轻一些的塑料块。

在一节课中,黑板一共呈现三组数据:猜测、掂一掂、称一称 ,将数据呈现便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最准确的测量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周孩子们进行了谁轻谁重第二课时的学习,上一周主要是让孩子们形成科学探索的态度和理性思考。在称量胡萝卜这个环节,更...
    刘悦晨Iris阅读 275评论 2 0
  • 先说说本课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a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b .知道可以通过预测...
    喵阳_cdlibra阅读 6,661评论 1 4
  • 第三周教学反思3月19日:1.2谁轻谁重 一年级的第二课是《谁轻谁重》,本节课的主要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展现,过程...
    Ivy_b2b4阅读 281评论 2 0
  • 本周进行了《谁轻谁重》这一课的教学。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回顾观察的方法: 手-摸、掂,鼻-闻,眼-看。这些...
    梓杙阅读 1,710评论 2 1
  • 本周一年级小朋友们学习了谁轻谁重这一课。我展示了一幅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图片,询问孩子这两个小朋友谁轻谁重?你是怎...
    万科李山阅读 22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