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 亚马逊”拜客户教“信徒的自我修养!

重新温习了一下亚马逊这家公司的案例,关于亚马逊和贝佐斯,我觉得有一点我的印象是很深的,那就是他们“拜客户教”的理念,也就是非常重视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神。之所以亚马逊的理念能被称得上“拜客户教”,而且在美国一直位列服务业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第一名,正式因为他们真的把这个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贝佐斯在2003年的股东信里写过这样一件事,在亚马逊刚刚成立的时候,就给用户开通了评论商品的功能。结果他们收到一些供应商的抱怨,说你们到底懂不懂自己在干什么呀?你们是靠卖东西赚钱的,为什么允许别人在你们的网站上发负面评论呢?尤其是,当时亚马逊也做过一些市场调研,了解到很多用户确实会因为看到负面或者一般的评论,就不下单了。

结果贝佐斯说,我们不是靠卖东西赚钱的,我们是靠帮用户做好的消费决策来赚钱的。于是,负面评论的功能就保留了下来。当然,现在这个功能已经成为亚马逊的标配了。

对比一下,我们再看看通信行业对于客诉的做法,不得不说,其实在国内的环境中,运营商的客诉处理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努力改善服务流程,尽量满足客户诉求。不过,对标亚马逊,我们做的就远远不够了,在宏观上,我们跟客户的关系,仍然是你是你,我是我,是买卖双方的关系,这就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立场,而亚马逊的定位,永远是跟客户站在了一起,把自己当成客户的工具,跟客户的关系是“我们”。

来举一个亚马逊践行客户至上的例子——亚马逊与美国最大的超市之一塔吉特的故事。塔吉特本来是亚马逊AWS云服务的十年客户,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决定离开AWS,建立自己的IT基础设施。结果亚马逊不仅没有阻拦,还花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帮助塔吉特把所有的架构和数据迁移到塔吉特自己的服务器上,这就是亚马逊的“拜客户教”的精神。不过,塔吉特整体服务迁移三个礼拜之后,一次大促销就让它的服务器崩溃了。

这是亚马逊对“客户至上”这个理念的理解和行动。其实这个口号哪个公司都能喊出来,但是真正把它执行到极致的,甚至不惜伤害自身利益来执行的,却非常非常少。

除了各种维护客户的利益,对客户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给客户提供最低价的商品。实际上贝佐斯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亚马逊的低价策略,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尽可能的说服客户支付一个高的利润;另一种是拼命把价格降到最低,把利润都让给消费者的公司,我觉得这两种公司都能非常成功,不过我们坚定的选择做后面的这一种。“

所以,亚马逊把“天天低价”这个从沃尔玛学来的战略,贯彻到了极致。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亚马逊公司自己的节俭文化也奉行的非常好。目的就是为了让客户享受到最低的价格,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所以不惜牺牲自己员工的一些利益。亚马逊是一家没有免费午餐的科技公司,工资也只是业界平均水平,停车也没什么补贴。而且很多年来,亚马逊的办公桌是用很便宜的门板拼成的。当然,贝佐斯自己也保持着非常节俭的状态。比如,公司大楼的咖啡厅有优惠卡,集齐10杯的消费,可以免费换一杯。贝佐斯身家过亿的时候,还是拿着一张优惠卡在咖啡厅排队,而且自己买完还递给同事,让他帮助自己集一杯咖啡。

正式这种节俭文化的渗透,让亚马逊可以很多年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拜客户教、天天低价的策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和忠实的客户。

其实作为个体,我们也是一样的,你的“飞轮效应”是什么?当别人提到你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特别标志的IP,这个特点是不是可以作为你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是不是你的立足之本?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共同见证我们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