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如约向着如梦似幻的“东海第一胜境"连云港进发,当晚风雨飘摇使我们不无担心第二天一早的行程,谁知天公作美,早晨上山后零星飘散的雨便骤停了,随之而来的竟是难得一见的云海,连导游都啧啧慨叹说她带了近十年的团,今天如此壮美的景观还是第一次见到。
进山时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天生地长,齐天狂傲的灵明石猴趴在花果山的石门上笑迎八方客,到了大圣的神仙宝地,对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斗战胜佛来说,我们这芸芸众生也不知都修到了何种境界?
当栩栩如生的玉女峰耸立眼前时,婀娜多姿的背后是起伏的群山峻岭和海市蜃楼般遥远的城镇楼阁,云海茫茫漂浮荡漾于山峦之间。大家乍一见到如此开阔却又旖旎的景象已是兴奋不已,谁知导游说这还不是最好看的,果然到了峰顶坐上索道后便神游了一把腾云驾雾的“ 太虚幻境”。
面对脚下云卷云舒,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飘渺虚空,当真是从身在此山中,一个筋斗云到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的茫然境地。”江山本似画,内美静中修”既已入画,这时的一言一语恐怕都会惊扰天上人吧?
屏住呼吸在群山之巅的幽静空茫中正琢磨空谷回音,突又峰回路转,一会儿功夫,我们已从踏凌霄的虚境跌进幽深的水帘洞了,真的是上天入地瞬间事啊!据说花果山有七十二洞,也就是七十二个土著妖魔,本各有洞中石像,皆因抗战时期轰炸毁损了,古迹难寻,徒留遗憾。但水帘洞的确名不虚传,待一行几人打着伞也湿淋淋蜿蜒着从洞中出来时,洞口身着红衣抬轿大汉们激昂的歌声又伴随我们下山了。
值得一提的是绕过崎岖山路,赫然见到了罕见的竹林,奇怪的是竹子杆是金黄色而枝叶苍翠欲滴。原来这就是花果山的金镶玉竹,其珍奇处在嫩黄色的竹竿上,每节生枝叶处都天生成一道碧绿色的浅沟,位置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清雅可爱,故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
想起了东坡居士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无论作为四君子还是岁寒三友,竹子都因其挺拔劲节,虚怀若谷的气韵打动了无数雅士的心。
下午我们又向连岛进发了。据说连云港市名由来就是前连岛,后云台与中港口而得名,但市区真心是人太少了,宽阔的马路上来往车辆行人屈指可数的情景相对于大多熙熙攘攘的城市也是极为少见的。
来到沙滩上游人汇聚的地方才有了一点热闹。极目远眺依然是海天相连一望无际。"人道天连水,我意水接天……”忽然想到旅行不是浪迹天涯,而是给心找一个小憩的地方。一点没错,当我们徜徉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的海天相接处,当我们放逐“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的云山雾海时,这种远离日常的出走又恰恰是短暂的回归。
看看这时沙滩上尽情嬉笑追逐的大人孩子,看看各种摆拍美好的身姿容颜,生活的过往莫不都是此时的翻拍,录影,随行……大自然总是适时慷慨无私的给我们注入新的意志和激情,好让我们重返非此即彼的日常生活时能继续充满热情去体验一些生命的可能。
想必吴承恩跋涉青山秀水的旷远苍茫时,也游历了仙魔几道轮回,在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的相携中而生出了冥顽又幻变的悟空吧?"快来,我要给你们拍大片了!"一声吆喝,举着手机忙于捕捉镜头的朋友让心猿意马的我立即又走进了另一个场景。
三天的行程大家浸润在云遮雾绕,缥缈苍茫的山水之间,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边着实过了一把游山玩水的瘾。快乐的记忆总是短暂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归途如来时一样欢声笑语从车内溢出扩散至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