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骏马
读者留言,说我的文章更多是提出问题,没有给出答案。我承认,因为我没有答案,十分抱歉。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谁给我们提供答案?多半只能是自己。我们之所以看书、学习、见高人,就是在找寻和解决自己的疑难。只有自己去找,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谁也无法替代。
人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找答案的生物。幼年在地上爬行时,我们喜欢抓到东西往嘴里塞,靠味觉触觉感知世界。嘴巴成了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门,通过品尝一件东西的味道,感觉物体的软硬,小手、眼睛和嘴巴的一系列配合,最终认识这个物体。幼儿园,孩子在与小朋友玩耍中开始认识世界,接触父母以外的陌生人,学着照顾自己的起居,遵守不同的规矩。进入小学直至中学大学,十几年时间我们都泡在学校里,和同学教师作业分数打交道。
学生在学习了这么多年后真正学到了些什么?无论学到再多的东西,有一个东西已经消耗殆尽,那就是学习兴趣。我们只看分数,只要分数,只关注分数,这是教育唯一送给孩子的礼物。学习并不是一个让人着迷的话题,听到“学习”这个词,会让很多人头疼。如果还要关注什么“和你一起终身学习”的公众号简直就是在受虐。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无法说清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批先行者运用摩尔定律,发明了计算机,手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一批媒体人极力宣传人工智能到来的时代,富士康的员工无须再从楼上跳下,因为你根本没有进入工厂的资格,你的位置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先行者,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彩,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你的学习、你的专业眼看着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必须重新学习,回到我们曾经最不想做的这件事上。
我们无法与父辈相比,只要抱紧一个铁饭碗就能过好这辈子。很想偷个懒,但总有一批人站在后面踢我们的屁股,逼迫我们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书本,啃下一块叫新技术的东西。
必须与机器合作,要么驾驭它,要么服务它。当然也可以彻底远离它,比如开始退休后的老年生活,或从事永远不与机器相遇的工作。技术进步加速了这个时代脚步,如何适应新的变化?有人提出,这个时代,英语、数学、编程,是三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如果不掌握,就要落伍。毫无疑问,我在落后队伍里。
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无限好处,一带一路,亚投行,我们在不知觉中已身处全球化浪潮之中。怎样才能把自己变成全球化人才,我们毫无准备,这件事太突然?有人说很简单,先学好英语。真的不想学,内心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当看到新奇的技术、更美好的事物、更品质的生活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模仿参与的冲动。与此同时,又很不开心,追求这种美好的感觉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太多。另一方面,日子原本过的好好的,突然有人喊狼来啦,而且是真的,没撒谎。外来事物的变化让自己有一种压迫感,内心充满焦虑。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宿命,从古至今,绝无例外。没有饱尝战乱之苦,没有见过家破人亡,没有经历自然灾害,新的时代需要我们拥抱变化,需要自己革自己的命,需要打破自己从新学习。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中国正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蒸蒸日上的最好时期。在这个时代,作为中国人,世界舞台的大门在徐徐向我们敞开,越开越大。有人说,我们的机遇不在国内,而在国外。要想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球化的人才。有没有搞错?这是你自己的事。
拥有全球化视野,才能适应这个时代。这对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一次巨大的颠覆,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跟上历史的脚步。面对时代飞速的车轮,你准备好了吗?这里只有问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