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要追求真善美,其实它是事物的三个方面,不同的人站在角度看到的。科学家追求真,艺术家追求美,实用家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
在生活中其实美实用性最差,诗词歌赋、音乐、雕刻等,寒不能以为衣,饥饿不可以为食。从实用的角度,很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际的人物。所以人们常说仓廪足而知荣,衣食足而知礼节。荣辱廉耻礼节其实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自省和约束,也可以划分为精神的美。
当一个人追求人和物的实用性时,要以善为最高目的。这个可以拿婚姻来举例子,婚姻更多是利益的组合,追求适应性,所以要夫妇善良的对待对方,做到这一点犯罪率就不会那么高了。
人性是多方面的,真善美三者都具备的人才算完全的人。人的实用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活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愿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谓而为的活动中,人是心灵的主宰。这几句很好理解,人们的爱好都是自发的,自由的,在做爱好的事心情自由自在不受束缚。但是工作不一样,工作是不得已而为之。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就很开心。也有一种反例,就是爱好变为工作时,爱好就变味儿了,逐渐变得功利,往实用的方向发展,距离太近也产生不了美感,爱好甚至会变成厌恶。举个例子,毁掉喜欢的一首歌就是当闹铃,再喜欢也会腻烦。
再放大到人与人的交往中,距离产生美,离得太近,所有的缺点暴露。人们通常会记住别人的缺点,优点后移。
人们往往喜欢的事情都会自发性的去做,打游戏看电影听歌,没人会逼你去做,但是你自然而然的就去了,并且乐此不疲,此时你是自由的,快乐的,是心灵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