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希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帮助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向其他人请求的方式来得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事物,很多时候,我们的请求都被拒绝过。
被他人拒绝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孩子想吃更多的甜食,常常会被父母拒绝。毕业生去找工作,也大多遭到过企业的拒绝。想谈恋爱,邀请别人约会,也会被对方拒绝。即使向身边的朋友求助,有时候也会被忽略。
拒绝随处可见,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听到过“不”这个词。通常在被拒绝以后,我们多少都会感觉到受伤。尤其是当我们满怀希望去请求询问时,却意外地被拒绝。那一瞬间心情坠入谷底,低落挫败,感觉自己毫无价值。
面对拒绝,我们会很受伤,所以很多人从不轻易去请求他人。但是面对他人的请求,我们又很难把“不”说出口。因为拒绝会给人带来伤害,从而让我们心存愧疚,害怕和他人搞不好关系。还因为我们不想失去自己良好的声誉,要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这样的想法胜过了我们对自身感受的重视,面对他人的请求,我们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会答应下来,然后去做很多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虽然违背了自己的本心,但我们觉得这样做很值得,因为既维护了自己的声誉,也搞好了人际关系。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勉为其难的答应他人的请求,然后勉勉强强的做事,因为自己并不情愿,你很难投入其中。想一想临下班时,同事塞给你的额外工作,你是否真的心甘情愿去完成?想一想为了照顾熟人的面子,你不得不去见那个你毫无兴趣的相亲对象时,你脸上的微笑可有半点真诚?
你觉得受委屈的只是你自己,却不知你在委屈自己的同时,也让他人受到了同样的委屈。你替同事完成的工作质量并不怎么样,完全不是你平常的水平,让同事很失望,觉得你瞧不起他。你的熟人为了安排这次相亲,下了很大功夫,再三确认对方的条件是否和你般配。你的相亲对象为了这次见面,精心打扮,还攻略了有趣的聊天话题,可你却心不在焉,让对方失了兴趣,熟人也觉得自己是在多管闲事。
说“不”会伤人,但不真诚的“好”也同样会伤人。虽然我们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动声色,但我们的行为却很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种种行动上的拖延应付,无不在表明,我不情愿,我不想做,可这对请求你的人来说并不公平。他原本值得好好对待,却在我们的敷衍里被伤害,不管有意无意,那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换位思考也是一样,我们也不希望自己被敷衍对待。
所以,真诚的拒绝很有必要。我们无法掌控不被他人拒绝,也无法掌控他人被我们拒绝后的反应,但我们可以做到真诚。真诚会让我们遵从本心投入做事,让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让我们富有同理心,让我们更和善,让我们知道尊重自己,也同样去尊重他人。
真诚的接受他人的拒绝,因为那不是我们能掌控的,被拒绝不是我们的过错。我们没有必要自我怀疑,陷入不良情绪,也没必要记恨他人,因为他人没有必须帮助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真诚的拒绝他人,遵从自己的本心,知道哪些是自己能给予的,哪些是不能给予的。把曾经的自以为是,转换为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妥善斟酌我们的言语。不勉强自己,不敷衍他人,用诚实的心对待他人的请求,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人们会更愿意接受真诚的拒绝。
拒绝他人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被他人拒绝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它们跟我们其他的生活经历一样,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我们成长的契机。用真诚的心对待它们,学会真诚的接受拒绝和真诚的拒绝他人,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