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然而我知道,我真的不认识我自己。
第一次认识。
人们总会认为认识就是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哪里哪里好,我哪里哪里不好,应该选择扬长避短,应该选择干这个不去干那个。所以呢,数学不好没必要努力啦,长得胖不可以穿浅色衣服的,容易害羞上台会特别丢脸的就不去了。然而这样的结局,只能是感受到设限的人生总是充满满满的焦虑感?当有了评判好恶之标准时,即有了参照物。会一次又一次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天性不是那样而是这样,自己到底是他人眼中的自己,还是自己眼中想成为的他人?认识自己,当你开始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过是认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鸿沟,认识的是距离,而不是自我。
第二次认识。
开始学会不以外物的评判认识自我,记录自己的所思所为所想。我难过,我伤心,我快乐,我喜悦,我做这个,我做那个。不对不对,难过伤心是负面情绪,应该快点走出来。不对不对,我原本计划地好好的,我要做的是这个不是那个。我到底是几个我?身体里是几个小人,用理智的我去评判情感的我,每个我都是如此真实,甚至不知道该听哪个的。是的,当不再需要外界声音的时候,会发现内心的声音多得要命。然而,都是自己,认识自己,到底认识的是哪个自己?
第三次认识。
突然意识到妄图通过大脑去控制自我不过是一场意志力的拉锯战,意志力会耗尽的,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你无法战胜潜意识里的你,因为那才是真正的你。你的所思所为所想不过是自我真实意志的体现。所以,何必去评判一个真实的自己?因为,只要爱就够了。
真实的自己,只要无条件的爱就够了,它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你必须事业有成,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是无论在何时,我都知道该爱自己。现存的,既然的状态都是自己,最真实的自己,最美好的自己,最棒的自己。任何一次改变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是因为想尝试与探索,想体验。想知道干这件事情自己的心灵是否愉悦舒畅,是否充满成就感与快乐,想知道干这件事情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得到呼应和调动。如果感觉良好,那么ok,就继续下去。如果不好,那么也ok,我回来就好。每一次都充满好奇,去探索这个不设限的人生。人生苦短,爱自己,也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
know yourself,do you know you feel good or 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