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大胯
写在前面的话
你好,我是大胯。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合理决策”这种能力是否能够被“快速迁移”?
你认为呢?
一旦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平时做决策的过程,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决策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这个过程太自然了,自然到自己几乎无法察觉,但令人感觉到脊背发凉的是:
它的过程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得多得多。
正文
就好像你已经能够熟练地开车了,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 请描述一下你的开车流程,确保你的描述能够让一个以前从未开过车的人立马就能开车,而且和你做得一样好。
估计你和我都做不到,哪怕驾校的教练也做不到,这就意味着:
- “驾驶技术”并不是一个能够被“快速迁移”的技能;
- “合理决策”也类似,它并不像文档,通过简单的“ctrl+c”和“ctrl+v”就可以轻松搞定。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
“合理决策”这种能力是否能够被“慢速迁移”?
答案往往是肯定的,驾校教练就是掌握”“驾驶技术”的“慢速迁移”技能,甚至他们规模化的能力大得吓人。
如果回头看,就更有意思了:
“驾驶能力”用在道路上不就和“决策能力”用在人生路上挺类似的么?
但是一旦提到“慢”,很多人就不耐烦了,甚至觉得那是五年后或者更长时间之后的事情,如果我们再降低一个标准:
“合理决策”这种能力是否能够被“快速入门迁移”?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即使是学习入门级别的决策能力,在难度系数上也是驾驶技术的好几个量级。幸运的是,我们总能够找到一些规则,就好像是交通信号灯一样,遵守规则,就不会出大的纰漏。
既然是为了入门,就要想方设法寻找“合理决策”的最少必要知识,这样就能够立即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能够让自己快速地“用起来”。
就好像使用英语一样,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哪怕是“哑巴英语”也是有价值的,看英文原版书籍就是在用“哑巴英语”的技能。
到头来,有多少人非要抱怨自己没有所谓的口语环境,打死也不把英语“用”起来,就算自己只会“哑巴英语”,也不去看英文原版书,“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从未思考过要去“用”,可惜至极。
如果你整理自己从前的决策过程,你会发现“合理决策”的最少必要知识有以下四个步骤:
- 想方设法分析当前可能的状况;
- 想方设法分析未来可能的变化;
- 想方设法多层级地综合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可能性;
- 用简化的方式来做合理决策。
下面就是将以上四个步骤变得可用的流程。
1.“分析当前可能的状况”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
1.1当遇到问题时,务必使用“可信度的大小”而不是“时空的远近”来决定你究竟应该参考谁的意见。
我们遇到的问题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
- 这个问题你之前遇见过类似的,但上次的解决方案无效了;
- 这个问题你之前完全没有见过,根本没有经验可循。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下面的问题:
- 时空上距离我们越近的人,我们就越容易相信。
从节省认知带宽的角度上来看,的确是对的。但是如果总是这样做决策,我们就极其容易忽略某领域内可信度较高的人的判断:
- 比如,对于互联网未来的趋势,你的一个在腾讯工作5年的亲哥哥的判断和马化腾的判断都放在你的面前,假设他们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你会选择相信谁?
- 由于你亲哥哥和你有血缘关系,能够和你当面交流互动,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更相信自己的亲哥哥,这还不算亲哥哥后期对你百般劝阻的影响;
- 我们普通人的决策极其容易受到证据提供者距离我们时空的远近的影响,亲哥哥和我们的距离就是比马化腾和我们的距离近;
- 但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你理性思考,对于互联网未来趋势的判断,马化腾的可信度应该远高于亲哥哥,但是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让我们忽略甚至拒绝这一点。
传销组织为什么刚开始都是拉自己亲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大家都默认“自己的亲人怎么会骗自己呢?自己的亲人怎么会错呢?”
观点很廉价,只要你去询问,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观点,但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更可信的人的观点。
1.2当前的问题,用“当前的眼光”来看都很大。
在专栏第一季的一篇文章《究竟怎样正确地应对“烦恼”?》中提到过:
- 生活中,我们预测各种糟糕的结果,到最后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会发生。
我们总会去幻想各种“天塌下来”的事情,回头来看,实则不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过一段时间再做决策往往能够看得更全面。
1.3当前遇到的问题,人们总会误以为是“新问题”,甚至理所应当地认为:“新问题”应该用“新工具”来解决。
这就好比在选择看什么电影或是看什么书时,大多数人嘴上往往会说经典的好,但是他们的身体和钱包却诚实地把票投向了最新的“好好好”作品。
但是稍微调动理性来思考就会知道,选择那些经过时间证明的好作品往往是更明智的做法。
2.“分析未来可能的变化”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
2.1调低自己的短期预期,理性看待长期预期。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句大实话:人们总是过于高估三年内发生的变化,却低估十年后发生的变化。
但更可能的事实是,三年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长期”了,这句话如果再缩短可能都正确:
- 人们总是过于高估三个月的变化,而低估一年后的变化。
正如上图所示,人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事物改善的速度刚开始就能看到明显的变化(绿色曲线)。但事实是:
任何值得积累的事物,在刚开始的时间内,甚至在三个月或是更长的时间内也几乎是看不出任何变化的(蓝色曲线)。
一旦人们看不到这一点,会觉得很沮丧,他们总觉得速度太慢了,还不如放弃算了,最后就真的印证那句话:“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2.2避免“完美主义思维”,追求“满意”。
用“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决策,会让自己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边缘的细节,反而会影响重要因素的作用。
当改进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即使去研究重要因素,产生的额外收益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如追求“满意”。
3.“多层级地综合分析当前和未来”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
一旦提到综合分析,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全局观或是大局观。这背后隐藏的信息大多是:
- “广度”很重要。
如果你再问他们:那“深度”如何权衡?基本就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实际上,如果想要做出一个好的综合分析,最关键的是:
不在于广度与深度,而是在于能够灵活地在不同层级的视角之间自如切换。
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一层都能带给我们不同但有价值的视角。
我们总会习惯性地从某一个固定的层级看待同一件事情,却往往忽略其他层级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就更不用说在不同的层级之间来回切换了。
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是,如果你在手机地图上观察你自己的家乡,会发现:
- 在手机有限的屏幕空间内,你能够看到的视野总是有限的;
- 如果把地图放大到能够看到建筑的比例,你就看不到家乡周围的其他地区;
- 但问题是,家乡的建筑往往是你熟悉的事物,而周边的其他地区对你来说就相对不太熟悉;
- 事实是,更重要的往往是后者,因为定位你家乡在哪并不是靠建筑来确定,而是靠周边的环境来确定的;
- 如果把地图放得太大,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家乡周边的环境也会模糊,这就会导致失焦,最后连家乡大概的位置都难以分清。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 为了达成较为合理的决策,我们应该考虑将自己放在哪些层级来重新看待遇到的问题。
比如,你想要写作,用不同层级的思维方式思考就是:
- 高级的全局观:我想做有意义的工作;
- 次级的理念:我想做一名作家;
- 次一级的点:我需要在各平台上取得原创资格;
- 再次一级的点:我需要在各平台过新手期;
- 再再次一级的点:我每天需要发布至少一篇文章。
这样就会清晰许多。
3.1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说话内容。
检验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的方法是,关注自己平时的说话内容:
- 如果你说话的内容多为综述性的要点,那么你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处于基准线之上;
- 如果你说话的内容多为细节性的分点,那么你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处于基准线之下。
其中容易被误解的是:
- 谈话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全部都是“综述性的要点”,当有必要说明某个要点的细节时,才需对细节性的分点进行阐述。
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3.2好的综合分析应该是在合理的层级做出的,但是,务必保持各层级之间的一致性,从而保证达成最终的统一目标。
比如:身体健康方面。
- 高级的全局观:我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 次级的理念:我想在80岁的时候依然健步如飞;
- 次一级的点:我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且控制饮食;
- 再次一级的点:我需要维持健康的体重;
- 再再次一级的点:我每天三餐不该吃过分油腻的食物。
你可能会觉得刚开始这样思考的确有些难度,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天生在这些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被很多人忽略的是:
- 任何正常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来达到一定的高度。
想让自己拥有“好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务必在综合分析之前提醒自己:
- 我是否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多个层级?;
- 我目前的分析处在哪一层?
- 如果我把我之前的想法切换到其他层重新审视,是否依然正确?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
- 你不仅能够将遇到的问题看得更加透彻;
- 还可以发现你原本没有看见但别人看见的盲区;
- 进而才能够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不幸的是: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很多人都被自己的潜意识或情绪控制,这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综合分析,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更令人惋惜的是,如果你读过之前的一篇文章《究竟怎样正确地“拒绝权威”?》,会发现:
- 当多人合作时,好的综合分析应当基于证据和事实且符合逻辑,否则,最终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被最强大的人所控制;
- 但是,这个最强大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明智的,这样综合分析的质量普遍较低。
4.“用简化的方式来做合理决策”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
“合理决策”的关键在于下面三条:
4.1在符合“满意”程度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提高成功的概率。
这里的关键在于,很多人竟然会认为成功概率超过50%就已经很满意了,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假如进一步提高成功的概率,将会获得更多。
如果把成功概率从50%提升至85%(提高35个百分点),按照资金定投的逻辑来看,只需不到6年的时间,后者的收益就是前者的17倍。
但这并不代表一定要做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关注边缘细节,从而影响关键的因素的作用。比如,耗费大量的精力试图将94%的成功率提高至95%,却不去计算成本投入,就会影响大局了。
4.2“合理决策”的关键在于决策之后的好处多于坏处,而不是一点坏处都没有。
我们身边总会存在着这类人,他们一旦发现一些问题,就开始执意反对某件事情,而不是从更高的层级来权衡利弊。
4.3知道什么时候应做看似反常规的决策。
比如,很多人喜欢根据“预期价值”来做决策:
- 第一种方案:15%的概率得到100万元;
- 第二种方案:85%的概率得到10万元。
按照常理来考虑,很多人会选择第一种方案,因为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 第一种的预期价值是:100万元 × 15% = 15万元;
- 第二种的预期价值是:10万元 × 85% =8.5万元;
- 因为15万元 > 8.5万元,所以应该选择第一种方案。
从理论上来讲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放到现实环境中,就会发现,按照第一种方案来决策需要有一个大前提:
- 务必在你对损失有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选择预期价值大的选项才是明智的。
试想,如果做决策的人连自己的基本生活支出都不能覆盖的情况下,他选择第一种方案就不明智了。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他没有任何的抗风险能力,选择高风险的方案,无疑是在赌博;
- 相反,选择第二种方案,先让自己活下来,才能考虑之后的“看尽繁华或旋转木马”;
- 此时,“眼前的苟且”的确大于“远方的田野”。
这里的“大前提”就是更高层级的视角。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看不见这个视角,即使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 也相当于是“亡命的赌徒”,甚或是“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库”,不是“好汉”,而是“傻蛋”。
市面上很多书籍都试图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实现快速思考、快速决策,但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慢。
就像施瓦辛格说的:看着我练举重,你是没有办法长出肌肉的。
优秀的篮球明星,总是能够以最优美的动作投出每一个球。假如他们在投篮之前把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慢下来矫正再执行,估计早就被盖帽了。
但这正是我们容易误解的地方:
我们总以为他们天生就是这样。事实是,在他们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机械重复地”训练过,到最后,展现给我们的是:他们好像下意识就那么做一样,做得还那么完美。
上面的内容,在很多人眼里怎么看都像是鸡汤,但他们往往忽略的是:
几乎所有我们“眼前遇到的问题”都是“类似情境”的再现。
就连鸡汤都是那么相似,不是吗?
但是,很少有人去总结“类似的情境”到底是什么,就好像很多人听了很多鸡汤,但是如果让他们说出鸡汤的底层逻辑,他们就会立马傻眼一样。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训练“合理决策”的方法就呼之欲出了:
- 放慢你的思维速度,努力识别出你所做这个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 把这个标准写下来,并思考这个标准是否可复制到其他“类似情境”;
- 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当结果出现时,评估这个标准的有效性;
- 在下一个“类似情境”出现之前,改进这个标准;
- 如此往复。
我们终究会明白,“速成”往往是骗小孩子的说法,但是“迅速入门”则是相当有必要,甚至应该是成人世界必备的技能。
对!“迅速入门”本来就应该是一项技能,你可以遇见很多想要做某件事情的人,到头来有多少是因为门还没入,就宣布放弃的。
这个比例有多大呢?
你去观察一下,周边的成年人当中有多少人不会用正确的方式使用筷子就知道了,你总能看到他们每次在使用筷子时的尴尬。
如果你去告诉他们5分钟就能学会正确的方式,他们也很少有人会真正地去训练。
在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上都不动脑子,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花5分钟学习,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怕麻烦。
他们宁愿用一辈子的“麻烦”来换一个5分钟的“麻烦”。
写在最后的话
即便知道了上面这些方法又能怎样?即便知道了这些看似根本不是秘密的“秘密”又能怎样?
很多人依然会选择继续做一个角落里的吃瓜群众。
一个特别有趣的事实是:
每一个傻子都能够把事情复杂化,但聪明人则想方设法把事情简单化。
正如卡尔·荣格所说:
除非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否则这个“潜意识”将会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却堂而皇之地将它称作“命运”。
祝近安!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