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去海悦天地的星美影院看电影,目标很明确,要看《黄金时代》,自己一直自诩也是个勉强的隐形文艺青年,对现代文学史也非常感兴趣,不过萧军萧红一直都没怎么在视线中,一方面现代文学史实在是群星璀璨,这两个人实在排不到前面,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有点晚期了,自己喜欢的还是鲁迅那一代基本在19世纪末出生的人。当然看这个片子有一个最大的兴趣点,就是想看看王志文演的鲁迅,看完感觉,造型不错,但是一开口就觉得还是王志文,为了配合电影,作为观众需要努力再把他往鲁迅先生身上强调一下才行,没办法,王志文个人特色太鲜明,而我们的鲁迅先生也实在够腕大,不是那么容易演。我觉得拍比较严肃历史片或者史诗大剧,请明星效应太强的,或者经常八卦缠身的明星,诸如汤唯、冯绍峰等,真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导演为票房考虑,为了投资人考虑,加上演技的考虑,那么可选择的可能也不是很多。不过我还是觉得冯绍峰演的不错,明显强于汤唯的萧红。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对一个熟悉现代文学的文学爱好者和一个对此涉及人物和时代背景完全不熟悉的人来说,恐怕观影态度和角度会完全不同。
假如我从一个对萧军萧红完全不了解也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电影,实际上我确实也是对他们背景知识几乎完全不了解,我只能说,在电影一开始,就会觉得,汤唯演的萧红,谁家有这么一个女儿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抗婚,和表哥私奔,俩人外面逛一圈无可奈何又回家,搞的家庭蒙羞搬走,她又逃走,竟然又走投无路投靠了本来抗婚的对象,后来不招待见又被抛弃。。。后面的事情另说,电影到这里让人觉得她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起因就是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然后一路以此为开端瞎折腾而已,她的一切苦难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时代、国家造成的悲剧。另外第一次怀的孩子是谁的呢?没交代,也许是她表哥的吧,抑或由分析时间是包办婚姻对象的。
当她遇到了萧军,故事是真正开始了,后面的剧情就是围绕着她和萧军和以及端木蕻良展开,时代背景交代了不少,但是展现的并不有力,人物刻画也并不动人,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几个作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热情。电影通过各个演员的大量叙述性旁白来推进,考虑大量观众对那个时代背景和对电影人物经历的了解十分有限,大概必须进行必要的阐述吧,对电影来说这并是一个好的手段,但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以前革命的主力常常是一些富家子弟,他们充满理想,期待改造社会,甘愿受苦受难,甚至牺牲生命。但是这个电影并没有体现出人物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出发点,也许我们受到的革命教育毒害太深,做什么事情总要找一个崇高的理由和动机,但是对香港导演来说,并不会这么考虑,她只想展现她认为的人物故事,从影响叙述中给观众表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人物成长过程,但是这个电影还是没有脱离以男女关系为主线的表现方式,虽然能表达敢爱敢恨,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观念已经很了不起,但是我依然认为这实在过于片面和狭隘。可你又如何因此责怪导演和编剧呢?为审查计,为观众的口味计,为票房计,大概也只能这么拍吧。
电影里的人物,除了王志文演的鲁迅之外,就是郝蕾演的丁玲的名气大了吧,不过丁玲在这个剧里实在只是个串场人物,郝蕾演的不错,但人物本身乏善可陈。冯绍峰演的萧军还是挺好的,虽然之前觉得这个人似乎八卦缠身,真的不适合演严肃的电影,还好演的不错,而且这个电影似乎是个文艺爱情片。
以上对萧军萧红的议论如果非常的不靠谱和不客观那这的十分抱歉,我会把责任都推在导演和编剧身上,因为我对他们展现人物的了解大都第一次来自于这个电影,拍成什么样观众就理解成什么样。
这不算影评,只是每天日记里并非深思熟虑的随手的文字,剪出来贴在简书上表示今天也写了一点什么东西,否则真是觉得自己一直太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