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内心的风景

小时候,我常常在清晨兴奋地向母亲描述昨晚的梦境:会飞的鱼、骑马飞上天空、和星星对话……母亲总是笑着听完,然后说:"你的梦真有意思。"那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听到别人的梦时,常常只是礼貌地点头,却很少真正相信或在意。直到长大后我才懂得,梦是一个人最私密的领地,别人进不去,自己也带不出来。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把梦赠予他人,那会怎样?我想,这首先会让我们更懂得彼此。那些说不出口的恐惧、道不明白的喜悦、理不清楚的思绪,都藏在梦里。当我们可以把这些梦境像礼物一样包装好送给在乎的人,或许很多误会和隔阂就会消融。就像去年冬天,我的朋友因为工作压力整夜失眠,如果我能把自己的美梦分她一半——那个我梦见在向日葵田间奔跑的快乐梦境,也许就能让她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放松。

梦的分享还能让孤独的人找到同伴。记得高中时读过一本小说,主人公通过一台机器进入别人的梦境,发现班里那个总是独来独往的同学,梦里却在指挥着壮观的交响乐。这个情节让我思考了很久:我们每天遇见那么多人,却不知道他们内心有着怎样绚烂或忧伤的风景。若能交换梦境,或许我们会更宽容,更能欣赏每个人的独特。就像班上那个爱画画的安静女生,如果大家能看见她梦中那些流动的色彩,一定会明白她沉默外表下的丰富世界。

更重要的是,赠梦能让美好的想象成为集体的财富。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描述自己梦见的星空,后来化作《星月夜》中旋转的天幕;李白梦游天姥山写下传世诗篇;科学家凯库勒梦见蛇咬尾巴,醒来后提出了苯环结构。这些改变世界的灵感都始于私人梦境。如果梦可以传递,那么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可能启发一位科学家的研究,一位老人的回忆梦境可能成为作家笔下的故事。想象一下,莫扎特若能将自己的音乐之梦赠予后人,贝多芬若能分享他失聪后"听见"的旋律,人类的文化宝库将会增添多少瑰宝。

当然,分享梦境也需要勇气和智慧。不是所有梦都适合赠予,有些噩梦应当自己消化,有些美梦值得私藏。但当我们选择将那些充满希望、创意和温暖的梦与他人分享时,我们就在编织一张联结人心的网。这张网可能看不见,却能让孤独的人感到陪伴,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让疲惫的人获得力量。

在这个常常感到疏离的时代,我们或许无法真正把梦包装成礼物相赠,但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分享内心的风景——通过真诚的交谈,通过创作的艺术,通过善意的举动。每一次用心的分享,都是在赠予他人一片属于自己的梦境。而当我们这样做时,或许会发现,理解与被理解的温暖,本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