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人员:化泥茹妈,茹茹 茹爸
一、读经内容
1.正音跟读《伤寒论》,《金刚经》
2.诵读《易经》14卦-16卦2遍 《文学启蒙》-《大学》第9遍。
3、茹妈和茹茹坚持四年累积完成至少7遍的经典有:《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大学》、《中庸》、《庄子》、《少年儿童诗词启蒙》、《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文学启蒙》、《增广贤文》等60多本经典书籍。
学 行 思
今天和贞爸去了一个康妈所说的学堂见一位老师。大家都算是经典传播者,一起去交流。这位老师还是位没有成家的女老师,有着自己的承担。
学堂是一座自己租的独立的房子。我们上下参观 一下,可以说是很简洁,明亮。进到里面就听到朗朗的经典诵读声。孩子们一看到我们就很主动亲热的叫起来了。
后面坐下来和学堂老师进行了相关的交流。我们的目标是一样。在方式有点不太一样。
也就这些特点进行了交流。她反应出一个状态,说家长很难带,我们做到了。她后期也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中间有一点确是让引起了我的反思。
学堂教的是孩子,孩子可以说是每天在学堂呆的时间长一些。在学堂很多时候很幼儿园本身会有所不同。学的东西相对简单,不会有这么的杂念。在学和生活中首先慢慢的帮她们树立一种规则。我在思考为何我们学经班本身孩子会达不到一些我们想要的结果。可以说这种结果,是一种方法的落实到位。而我们学经班为何没有达到这种结果。我们进而交淡到的本身是,她们是通过孩子来影响大人,我们是通过大人来影响孩子。孩子表现的是表面的礼,而家长表面在外的思维的结果。所以我们很到孩子很多会不是这么的满意,是因为家长本身没有这种结果方法的导入,而只给到的思维。而这种思维通过大人的运化到行动,再到孩子的转变,可以说是很慢的。学堂的孩子很小,直接给到方法形成习惯。如若孩子长大后,肯定面对一件事,首先第一受影响结果的肯定是思维。但是如果没有把前期的习惯培养好,即使有思维也很难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回到平时的小事中来,对我一个粗枝大叶来说,得慢慢的形成一种意识才好。
回想学经班的一些事,其实我们不光要补的是主题,更是后面的细节。与不同的人接触,学会不同的优化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