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一个小小的“感叹号”,无论它站着、躺下、扭成一团,还是弯下身子,都让它看起来那么突兀。它和“逗号”“句号”和“省略号”都不同,于是,它垂头丧气地走开了。直到“问号”的出现,小“感叹号”才渐渐明白,原来不一样也可以如此美好。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感叹号。它渴求认同,它渴望和别人一样。 这是一个关于感叹号的故事,这其实也是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或引人注目,或融入其中,最终,我们要怎么发现隐藏在自己身体里的那个感叹号?
读后感: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类的图画书并不少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小绿狼》,《没有耳朵的兔子》《蒂科的金翅膀》等。孩子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生活中也不时常看到迷失自己的成年人,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呢?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一本好玩的书——《感叹号》。在这本书里,作家和画家运用了极简的风格来呈现故事,用“感叹号”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它一出场,便带来了整个故事的矛盾点——突兀。它无论或坐或立、或倒下、或蜷缩,可就是无法融入其中,在整个画面中尤为突出。它懊恼、它沮丧,最后一走了之。随着“问号”这个角色的出现,矛盾出现了转折。“问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正是压在“感叹号”心中的无数问题。故事在这里到达了高潮,“感叹号”再也无法忍受这些问题,于是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一声恰恰是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于是,它开始呐喊,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像极了我们自己,首先希望融入身边的环境,当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恐慌,不安,诅丧,就像当年那个不被别人接纳的“丑小鸭”。而当我们最到各种困难或问题,或者遇到那个启发或激发我们的人,一下子就会发现自己的特点与不同。原来我们就可以与别人不同,原来我们不是另类而是天才,原来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不同,才是真正的价值,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与掌声。如果 你是一个“感叹号”你无论如何“伪装”如何 “委屈求全”也不可能变成“句号”,而当你认清自己,才发现,因为了有感叹号,文章才更精彩,感情才更丰富,句号也就更有价值。
也许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感叹号”!画家深谙作家之意,色彩艳丽的明黄在众书之间一下子就能吸引你的眼球,寥寥几笔便让读者感受到了所有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宣泄。让读者在最简单的画面中体会最深奥的道理,这也是图画书寓繁于简的魅力所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翻开一页,读者都能感受到主人公浓烈的情感表达,使得画面与故事情节在起承转合中贴合得恰到好处。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的感叹号,它用自己的声音证明了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不仅仅是小朋友,成年人也可以在故事中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寓意。
这是一本由“感叹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作为人物形象创作的故事,而作家赋予了每个标点符号以鲜明的个性,同时也贴合了每个标点符号的特点。这是一堂无比生动的语文课堂。整个故事读完,读者也就知晓了各个标点符号的含义及用处。当然,我们并不希冀孩子在读完故事后想到的是如何运用标点符号,但这作为一种附加值,却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语文课。
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有明显不同的时候,当我们被孤立出群体的时候,无论我们想凸显自我,还是融入其中,均非易事。我们有时会委曲求全、磨损个性,为了融入而消磨了我们的特点。可这个故事中,“感叹号”却启发了我们,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来终结我们的纠结和沮丧。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困境,用活力展现我们的个性。和别人不一样,也可以活出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