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视角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我自己是在金融行业工作,但说来惭愧,除了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和操作外,很少主动去学习了解经济金融知识,因为感觉实在太枯燥、太无聊了,没什么兴趣。不过最近接触了几个牛人的作品,过往的印象大为改观,突然发现原来经济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今天先来说说这两天听到的一本书——《卧底经济学》。这本书的观点完全颠覆了我过往的认知,令人印象深刻。书中在阐述核心概念“稀缺”的时候举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一、学区房

        政府为了防止富人们抢占优质教育资源,采取了划片区的做法。表面上看来,维持了社会公平,让更多普通百姓平等享受读书的机会,但却因此催生了高价学区房。有钱人依旧可以通过买房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而穷人买不起房,自然更上不起好学校。这个过程富人们额外付出的成本并没有流入教育体系,而是肥了地产开发商,对教育没有任何的积极贡献。如果这个问题用稀缺思维来分析,则应有另外的处理方式:完全市场化。好学校高收费,差学校低收费,表面上看起来不公平,但有钱人付出的高额成本却留在了教育行业,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政策回收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差学校改善教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穷人也可因此而间接受益。同时,在开放的市场,好学校同样面临竞争,价格会逐步回归到边际成本。其实,市场本身具有调节作用,能让稀缺变得不稀缺,但政府强制插手,实行平均分配,实则加剧了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二、车牌

        同样是车牌,北京是摇号,上海是拍卖。聪明的你觉得哪种做法更好呢?按我以前的思路,肯定觉得北京的做法更好,人人平等,机会均分。下面我们就用稀缺思维来分析一下吧:在北京,需求不是那么强烈的人摇到号可以卖给黄牛,黄牛再加高价卖给那些急需车牌的人。这个过程肥的是黄牛,还有可能催生黑幕;而在上海,真正有需求的人,车牌对于他很重要,愿意溢价购买。这些人付出的高额成本,政府可将其用于改善公共交通,让整个城市的老百姓受益。两种做法,高下立见。

        三、男女同工同酬

        在我国,每年开两会时总会有“正义”的声音呼吁男女同工同酬,立法保护妇女,不能搞歧视。但从稀缺思维的角度看过去,妇女本身因为要生养孩子、照顾家庭,相对男性来说贡献要小些,但同时低工资是她的稀缺资源(优势),如果硬要用法律强制同工同酬,优势反而被剥夺了,企业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招女员工,这不是在保护妇女,而是在让大批妇女失业。在开放的市场,妇女因为工资低导致就业人员减少或者其本身技能与男性相当,工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市场不仅能调节稀缺,还顺便解决了性别歧视问题。

        此外,书中还列举了星巴克、咖啡豆、保护民族产业等例子,不同的分析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很有意思。

        拥有稀缺思维,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它能提高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理性的人,而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用直觉、道德和情绪去评判事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文资源库,课本,最美诗词背后的故事,学校要求读的名著,目前读过的有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昆虫记,正在读红星照耀中...
    林林_c769阅读 2,271评论 3 3
  • 要相信这世界上会有美好的事,我们可以对一段感情失望,但不要对爱情失望。要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个属于你的江直树,他终归...
    颜春花阅读 4,270评论 7 8
  • 月头上去贵州出了趟远差。 在贵阳逗留了两天,某天傍晚与同事一同出去觅食,有人给我们推荐了一家店,按...
    一路行吟阅读 3,712评论 0 2
  • 叶老师第21讲: 高性能人士的睡眠习惯 美好的一天从早起开始,以睡眠结束。心满意足的度过了一天才会有安静的睡眠。 ...
    青亦卿阅读 2,870评论 0 0
  • 好像自从高中之后,都没有提笔写过字。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面。 而自从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的...
    带着iPhone去旅行阅读 3,0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