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的底层规律
糟糕的演讲有哪些特点:
(1)他说的话,与听众无关;
(2)他说的观点不明确,逻辑不清晰;
(3)他的演讲信息太啰嗦,信息太多。
不管你讲了多少话,交给多少人听,你说的所有话的总和,被听众的经验、经历,被他的需求跟兴趣过滤一遍剩下的,才是你今天真正讲的东西,其他的都没有用。如果你讲的话他不需要,你的话就全部过滤出去了。
2、什么是演讲的真实目的
我们在被人面前说话,想要达到的效果到底是什么?共有三种层次:
(1)三流演讲:传递
我讲完了,你听到了,你也听懂了。我把这个信息完整地传递给你了,至于你之后怎么想,我不知道。
(2)二流演讲:影响
你听完我的演讲,你不仅听懂、听清了,而且你还改变了之前的某一个想法,或者改变了某些行为。二流的效果一般会让别人作出改变,可以影响别人。
(3)三流演讲:征服
你听完我的演讲后,你被我征服了,从此以后我说什么你都信,你产生了深深的崇拜感,甚至有追随和模仿的欲望。
这三个效果都是向外的,都是对别人的。所以不是单方面的,我说完了就完了,我是要跟别人产生一点点关系。所以我们每次讲话的时候,都要站在听众的立场上去考虑,他们想听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3、演讲是一个认知问题,也是情商问题
认知问题,演讲的本质就是交流,就是沟通,跟平时的交流、沟通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形式上不太一样而已,变成了一对多的交流和沟通。
情商问题,演讲和交流、沟通一样,也是需要情商的,你必须得知道坐在底下的观众,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你得有一个移情能力,才能作出好的演讲。
一般你的演讲工作由两个因素确定:
第一,你的演讲对象:演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研究听众,听众都是什么年龄段的,都是什么性别的,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想什么,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再开始演讲。
第二,场合:同一拨人,他们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想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听众没办法拒绝两种演讲:一种是跟他有关的,一种是对他有用的。
4、你的表达价值要大于等于听众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感情成本
每一次表达都是交易,听众听你说话要付出时间的成本,还要交付了自己善意的耐心去听你讲。如果你讲的东西让他觉得不值,亏本了,他就不会再喜欢听你说话了。
我们到底可以给观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1)感情价值:听完我的话,你变得对未来更有信心,内心充满爱,特别开心。
(2)资源价值:听了我的话,你获得了一个你以前不知道的信息,知道了一个以前不懂的道理,看到了一个以前没有的机会。
(3)智力价值:我讲了一个你以前不会的东西,你理解不了的东西,我让你理解了,你在认知上有了提升。
5、提高移情能力,就是找到听众的潜在需求
我们说的话一定要别人有关,以及有用。但是实际上在生活当中很难具体去运用。
怎么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
(1)问,但问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有的听众会对你说谎,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潜在需求是什么。
(2)记录,记录那些你有情绪和感受的点。大家都是人,我们的大脑结构是类似的。所以大家的感受大部分都类似,所以同情心就这么来的。你听到一句话觉得不爽,你听到什么话会觉得醍醐灌顶,一般情况下,别人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人一般有三个需求:
第一个需求,爱和归属感:人是非常重视爱和归属感的。归属感是让听众感觉他是属于某个地方,属于某一个组织,属于某一个群体,人类对于这种归属感是非常需求的。
第二个需求,胜任力: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够应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听完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自信,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这种演讲不仅会,还会收藏。
第三种需求,自主:我们需要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自己能够解决一些事情。那些估计大家挣脱束缚,估计大家追求自由,这些演讲大家也喜欢。
6、学会体察听众的情绪
学者通过研究人的面部微表情,确定了人的六种情绪:愤怒、厌恶、恐惧、愉悦、悲伤、惊讶。把这6种情绪做成一个框架,叫情绪框架,然后去记录,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愤怒,很有可能别人就会感觉愤怒;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恐惧,那可能别人也会感到恐惧。除了记录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记录别人的感受。
在生活中学会留意,然后你的大脑就会慢慢非常熟悉,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何种情绪。最终就会变成一个移情能力很高的人。
把这些情绪结合到演讲上,分成三个点:
(1)痛点,演讲当中讲一些大家都很痛恨的东西,都很厌恶的东西,并且告诉大家如何对付。因为愤怒会引起大家的情绪,最终你给出的方案也会让大家很满意。
(2)爽点,演讲当中讲一些能够让大家觉得很满足、听了很爽的东西,让大家觉得到幸福,大家也会愿意听下去。
(3)泪点,如果演讲能够让别人感动到掉眼泪,别人也愿意听下去,跟你真的是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我们一定要用听众喜欢的形式,去表达我们真正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