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是一位普通的日本妈妈,有着三个女儿,老大三岁,老二两岁,老三是备考期间怀上的。她是一位妇产科医生,和其他年轻妈妈一样,白天上班,下班后接孩子回家,做晚饭做家务,给孩子读绘本,哄孩子睡觉,一天之中很少有自己的时间。但是她却有一个想法,就是去美国留学。
当她宣布要留学时,大家的反应都是质疑的“你要怎么准备留学呢?”。作者自己说“没有时间,也许正是开始做什么的机会!”于是她就开始准备了,先做了再说。
一、全部同时进行,反而什么都能做到
“越是没有时间越想做点什么”,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想法。虽然我们很忙,但是我们总有许多事情想要去做,而大多数的情况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不是因为困难而不去做,而是因为不去做,才困难。
我们想学习,想进步,却把不顺利都归咎于周围的环境影响,从而放纵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与其找借口,不如做了再说。
当作者被工作和家务逼的一筹莫展的时候,她觉得这实际上正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成长!要改变现状。”这个想法深深的影响了她。
首先把想要做的的事全部同时进行,因为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作者就是这样实践的,备考复习、临床医生和怀孕第三胎同时进行,三管齐下。最了不起的是,怀第三胎竟然是吉田医生有意为之。吉田的目的是用产假和育儿假向上司申请去留学停职,在日本是是可以保留原职出国留学的。真是敢想敢做啊!
比起一个一个单独去完成,往往正是因为同时做了,才都完成了。同时进行意味着要做好多个事情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别的思想准备。即使条件不成熟也要立刻行动!
所以,不是我们没有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天24小时。你和达芬奇,贝多芬,爱因斯坦的时间都一样,为什么他们的成就却那么大?那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用到了不该用的地方,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吧,只要想做就会有时间!
具体操作如下:
1、条件不成熟也要立刻行动。
2、给自己的目标加个期限,这样才会“加速”。
3、头脑中要有“我能行”的概念,不管做什么都要觉得我能行。
4、要学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控自己的心情,主动去做去感受,聚焦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从增强信心。
二、把时间密度提升到最大
当我们开始做时,如何利用时间也是一个大问题。吉田认为,时间无法节约只能提高价值,把每一分钟的价值提升到极限。
1、制定使时间价值最大化的计划。
2、首先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往往把时间都耗费在不重要的眼前事上,如看手机。
3、重新认识应该做的事情的总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留下真正重要的事情。
4、要学会花钱买时间,如请家政回来做家务,这样我们就能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始终要记住,怎样挤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挤出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这个问题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们才能高效的把握每一分钟。就像作者一样,即使只有40分钟的时间也要去参加读书会,读书会要开2个小时,能学一点是一点。
接着把《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看完了。前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吉田为备考做准备,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同时做想做的事情,不到最后绝不放弃。后一部分就开始讲吉田来到美国留学后发生的事情。
到美国后吉田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住房问题。
租的房子,进去后才发现需要装修,彻底影响生活,且房东不给退。
保育费高的吓人。
因为和丈夫都没收入,需要美国扶助。
学习压力很大,英语听不懂,跟不上进度。
因为学分登记错误,差点没能顺利毕业。
这些问题使得吉田非常痛苦,但是吉田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边跑边思考怎么走下去。她认为“不管怎样先开始跑起来,然后再修正轨道,再考虑其他的路线,就总能找到达到目的地的方法。”
同时,她学会了,遇到麻烦要善于求助。不要羞于求助,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他人求助是最有效的方法。
遇到困难时,陷入窘境时,仅仅自己默默承受,是改变不了现状的。那时,就要向某人求助。
上面的问题,吉田都是在他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的度过难关,所以她才说“厚脸皮喊救命,就能绝处逢生”。人们其实是很乐于帮助别人的,你要相信这点。
最后始终要谨记一句话“Make a difference”。在朝着目标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持续地走下去,总能找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