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轩随笔】
文明传承[下]
(三)
闽南地区的社会交流的语言也受到仕大夫中原文化影响,形成特色的地方语系――既没有自创的文字,又有区别于中原通用官话的闽南语系。
闽南语后来又被移民带到台湾,成为台湾岛居民主要沟通语言。
近代,台湾搞独立的异议份子无耻地把发源于闽南的台语,定性为台湾本土原创语言。但是,有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台湾大部分文人把闽南语定性为超越闽南语范畴的“河洛话”。
“河洛话”,顾名思议,就是发源于中原黄河洛阳(也有指河南洛宁一说),根植于闽南的母语语系,是大中华不可拆分的文化整体。
河洛,河洛文化,就是“易经”中神秘的神马元龟“河图洛书”。
河洛文化,文字记载,起始于夏商先秦时代的中原黄河流域。是祭司掌握观天、星相的玄学文化。其流派有被载入历史,但科学性乃未被承认。
整体的学说理论就是阴阳五行,相成相克,九宫八卦,九九归一等玄道的偶合奇数。
整体学说既充滿神秘和玄机,又符合自然科学和九归算术。
其传世的洛书河图,和《周易》,三千年来,无人能完整参透,其似是而非又无法挑剔的理论又被后人至今沿用。特别是玄道、堪與、星相学奉为入门基础理论。把开周八百年的周文王奉为祖鼻。
河洛文化,不知起始,没有源头,伴随华夏文明五千年,因为无法破译越来越神秘。
近期,考古人员在凌家滩古大墓中发掘的史前古文物中,发现一件精美的上下整体的玉石龟盖,和有钻孔、刻纹的玉版。
玉龟和玉版的式样和文化符号,与《周易》中传说的“河图洛书”的图示基本一致。
河图洛书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周朝有文字说明的前古玄学文化。而凌家滩的史前文物,虽有实物,但是尚存在于没有文字出现的五千五百年前。
玉龟玉版乃史前古人,特别是长江流域,已进化为农耕为主的古人类,对农耕的天时和黄道历法的探索的智慧累积和记忆产生的符号。虽然尚没有出现文字,古人已用符号线条,能科学地从黄道回归和天象盈亏测算出一年农事节气,和掐指手算的十进算数。
虽然商周易经的五行八卦已经成熟,並且用文字详述《周易》的奥妙:一元复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象,生生不息,相成相克,周而复始的无穷变化,超越天地的能量。
这个神秘的学说的起源和原始出处,书中仅用“龙马负图出洛河”一语代过,可见其深奥学说来源並非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
周代商,中原封建王朝更迭,《周易》是娴熟用青铜钱卜卦的周文王的生卒年代,距今是公元前一千年的三千年前,和长江流域的五千五百年史前文明“凌家滩文化”,尚有二千余年的代差。
五千多年前的古人在玉版丶玉龟上记载了他们生息传承的对天地气象的千变万化的理解和简单记录。
这些深奥学说,没有史前文字载录,肯定是史前古人强强部落酋长和掌握沟通天地星相的祭司用语言或肢体动作一代代传承下来。还隐藏着多少高超的工艺和匠心。
或者是弱肉强食的征伐,或者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禍,这种没有文字记载的智慧的史前文明,在人类就食迁徙中,从长江流域的农耕群落,传播到受逰牧群落极端侵扰挤压的半农耕,半逰牧的黄河流域的部落群里,並得到黄河流域部落高智强者的掌握和应用。
混沌开天提到人文始祖伏羲、嫘祖的史前文明,在没有文字载体的条件下,靠口口相传,完整地传承到有文字的文明时代,千万年,仅用一句“龙马负图出洛河”就道出这个史前文明的模糊和另有出处。
仅代表着长江流域人类一部份的伏羲、嫘祖是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远祖,尝百草,创造缫絲织麻的纺织工艺。那一代人,在摸索中创造人类生存的条件时,当然也掌握星相天时,同时也受大自然不可抗拒力量左右。
河图洛书的智慧能千万年在祭司或工匠中口口相传。说明人类对河图洛书的文化的尊崇和信赖。
河图洛书的史前文明,五千多年前的远古时间,高度智慧的遗存,后人有幸能在考古发掘中得到实物,得以窥探古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旅程。得益于古人的贵族丧葬文化,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有断环的可贵。
还有没有高深的创造没有传承下来?一部《山海经》就是先秦古人用简单的文字记叙史前文明的故事。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天圆地方的传说,无不印证古老的长江流域史前文明发生的人类无法理解诠释的天象或生存奋斗的故事。
洛水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