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着朋友圈,一行字跃入眼帘:大城市的床和小城市的房,我选择后者。
这是前同事洋洋发的朋友圈,定位上海虹桥站,这时候他的心情,也许是五味杂陈,也许是无奈遗憾,也许是如释重负,总之,不会是欢天喜地。洋洋毕业后来到离家几百公里的上海工作,进入行业内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做着一份不太满意的工作,不到一年就离职去了小公司,后者待遇更好,发展空间也似乎更大。他的心思是,先在上海呆几年,积累经验值升级打怪,也许就通关了。但是,在这个大城市呆了不到两年,他就逃了。
洋洋不是个例,每天都有疲惫的年轻人逃离魔都,他们一开始就隐隐知道自己在这个城市扎不了根,但还是想搏一搏,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每天挤一个小时的地铁上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里穿梭,踩着点打卡,吃着没有营养的外卖,加班到十点甚至凌晨,再乘一个小时的地铁回家,还好,这时候的地铁里人少了好多,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有个座位坐下来闭着眼睛听听歌。
一开始这种生活也挺不错的,有点小单调,却也充满着希望,终于,自己在这个城市住下来了,周末跟爸爸妈妈的通话中还会笑着跟他们说,这里的地铁好快,有世界上唯一一条磁悬浮列车。但渐渐地,他们发现,每天急匆匆地过,工作压力不会少,幸福感不会多,到月底存款也没有多少,因为工资付完房租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日常开销,自己基本是个月光族。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年过去了,过年回家银行卡里的钱,可能没有五位数,在上海还不够买一个厕所。
这不是一个靠努力就可以留下来的城市,你以为加班到凌晨四点就可以看到日出了吗?迎接你的也许是一场大雨。大城市生存法则就像一个很复杂的公式,包含了努力、能力、运气、经济基础等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得分不及格。
如果蒙着眼睛走在路上,总是心虚害怕的,除了年轻一无所有的洋洋们,在大城市看不到未来,却还是鼓励自己要抱有希望,勇敢向前走,少数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经济支持,拿到了在这个城市的居住资格证,多数人努力着将就着还没有着落,还有一部分人伤痕累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不仅外来的人感到无力,在大城市这个巨无霸面前,很多本地人也压力山大,不过,他们没有多少退路,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乡,能退到哪呢。老宋是我的另一个同事,上海本地人,每月拿着为数不多的工资,和父母挤在一套小房子里,三十几了,寻思着咬咬牙买一套房,自己住方便点。就在他的犹豫不决间,房价上涨了二十万,他最后还是贷了巨款买房,房子在很偏远的地方,房贷要还二十年。在请我们吃完庆祝买房的饭后,他苦笑着说,这是他最后一次下馆子。
并不是不想要大城市的房,但目前来看,很多人只要得起大城市的床,如果选择继续睡在这张昂贵的床上,希望你不要只懂得上班写方案,下班葛优瘫,无论多忙多累,记得多出去走走,感受梧桐树树下的文艺,看看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不要忘了,你之所以选择大城市,就是因为大城市的魅力,在这里,有先进的科技、新潮的时尚、绝伦的艺术美学和最优秀的人,在你和大城市亲密接触的这段时间里,你要尽可能去拥抱它。
如果你将小城市的房视为一种选择,那很有可能你对比过大城市的床。告别大城市,告别那种激荡的奋斗、繁华的夜景,回到另一种生活中去,多少会有不甘。如果选择了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那也不必遗憾,小城市里安逸和更有人情味的氛围,何尝不是一种大幸福。
愿所有的人,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地方扎根,而不是将就着看不到未来。既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也要懂得小桥流水的美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