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日,又到开工的日子,觉得春节假期太短,总是意犹未尽……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皆大欢喜的日子,是团团圆圆的日子,是红红火火的日子,是合家欢聚的日子!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每逢春节,年廿八洗邋遢、贴春联、贴年画、买年花、走访亲友、你来我往、美酒佳肴、开怀畅饮、总是忙得团团转,不亦乐乎!
家有远行的儿女,父母总是盼望着回家,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回家陪伴父母是最好的礼物,只是对于远行的孩子来说,七天假期实在太短了,天南地北,路途都占用了不少时间,春运更是一言难尽。对于在同一城市的家人,平常儿女也要工作、小孩子也要上学,各有各忙碌,想轻松聚在一起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孙子们除了上学还要学习课外知识,周六日都是刚踏出校门,转身又踏进另一家学习中心的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跟孙子孙女欢聚总有些难。只有等到春节假期,普天同庆的日子,每个人都放下手中工作、每个人放下手中事情,来个家庭大联欢,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开心啊……
春节还有很多传统的庆祝活动,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地方的新年习俗都不一样,缤纷多彩!东莞人过春节的习俗有数十种,迎春花市、除夕团年饭、舞龙舞狮、拜年、喝灯酒、兜利是、元宵节猜灯迷、看花灯,热热闹闹过大年。“一家大细行花街”是广东人民独有的春节民俗,东莞也不例外。老莞人曾有“行过花街才过年”的说法,意思是先逛迎春花市后过年。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记载:“东莞市每年都有固定的迎春花市,一般时间在农历年二十一开始至除夕,市民都要到花市采购鲜花,既可装扮居室,也盼来年有个好兆头。
如今的花市品种繁多,还有固定的舞台进行表演节目。如:变脸表演、舞蹈表演、鼓舞表演、街舞表演、独唱表演、相声表演、魔术表演等等,还有抽奖活动,热闹非凡。每年除了东城上桥花市,在南城市中心广场、元美路举行的东莞迎春花市展位都有预设大型展位约367个,共分为5个大区域,分别是年桔盆花展区、风情花卉展区、盆花菊花展区、迎春桃花展区、年货用品展区,年货、年桔、鲜花样样齐全,一处处姹紫嫣红,花市入口处还有大气的花市“牌坊”。
东莞人逛花街,图的就是热闹、喜庆,一家大小都行花街,每个人都有收获,或鲜花,或年货,喜气洋洋,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除夕团年饭是重头戏,一家人欢声笑语团坐在一起,享受团圆的美好时刻!桌上的菜很丰盛,有一道鸡蛋给小孩子吃,边吃边唱卖懒歌,据介绍,“卖懒”分食的人越多,寓意自己的“懒”卖得越彻底,来年越勤快。还有三道菜必不可少,其一是鱼,以示年年有余(鱼),其二是“慈姑”以示子孙满堂,其三是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广东人都爱吃鸡,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豆皮鸡,应有尽有。
吃完团年饭,很多人都去登黄旗山祈福,有歌谣“黄旗岭顶挂灯笼”流传。“怎么会有山顶挂灯笼这么一景的呢?据传说,那是因为过去黄旗山顶上有一棵千年古榕,常有四周的莹火虫在此聚集,夜间远看如灯笼一般,奇景传播远近,故成为东莞八景之首。除夕夜游黄旗山城市公园,到黄旗山古庙烧香祈福,已成为东莞许多市民每年必做的新春传统节目。每年除夕,人们就会蜂拥至黄旗古庙,祈求来年顺风顺水,万事如意!
爆竹声中辞旧岁,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大人派利是给小孩子,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初二,回娘家,回娘家”的习俗,也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姐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其乐融融!
很多人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喝灯酒,“开灯”就是家里的男婴出生后的第一个正月初一,长辈要为他在庙宇挂一个灯笼祈福,寓意百子千孙,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开灯的主人会邀请亲朋好友参加“灯宴“,正月十五“结灯”,以这种风俗形式分享添丁之福,对新生男丁的美好祝愿!
初七开工了,人们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见面总是笑口常开,恭喜发财!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是传统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食汤圆,共赏传统文化,同庆佳节,十五过后,大人们不再派利是,春节也正式结束,开开心心过完年!生活又回到原点,人们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奔跑着,追逐梦想前进……祝福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