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三讲: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一生都在完成自我同一性。在他心理学理论中都在提同一性这个话题,并开创了此领域的研究。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既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艾里克森的研究与自己的省市有关,他还未出生,服服就抛弃了她的母亲,三岁时,母亲又给她找了个继父,他一生都感觉自己不属于父亲和母亲,为他遗传了生父的金发碧眼,而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同学们认为他是犹太人。父母认为他是异教徒。而且学历只有高中,但被哈佛大学聘为教授。其他人觉得他是担心被辞退,他40多岁时,儿子是唐氏综合征。他曾出轨女助手,是夫人琼原谅了他,与夫人相伴65年,白头偕老。他们一起研究心理学,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夫人在他去世后,又补充了第九阶段(老年晚期)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一、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段。
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寿命比较长。许多人在别人面前是带着面具,说着违心话,做违心事,表面谈笑风生,内在心事重重。有许多冲突、纠结,所以要思考我们最想要的事实,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人的一生是发展的议题。思考清楚,人活的就比较自在。
1.埃里克森(1902至1994年),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心理社会危机是指心理需求与社会环境有可能不匹配。比如失调会导致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危机,危机和冲突也是一种推动。完成了这个议题,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随着一得在精神分析方面的一个空洞,顾着着线下就是没有完成就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埃里克森的很多理论是费洛伊德影响。但是有许多的改进和发展。
①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到失调所致。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人身议题。就有许多危机。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什么阶段就要完成这个阶段的人生议题,完成了就很顺利,完不成就会有遗憾和纠结痛苦。
②仍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心理社会经验能帮助我们度过矛盾和危机。
③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想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2.与费洛伊德的区别。
①费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费洛伊德讲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口欲期(0至1岁),肛欲期(1至3岁),性器期(3至5岁)潜伏期(5至12岁左右),生殖期(11岁到12岁开始)。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格的整个时期。共分八个阶段,尤为关注自我同一性。
第一阶段:0至1.5岁信任对怀疑。这个阶段心理冲突主要是信任对怀疑,这个世界值得她信任吗?如果他对这个世界是不信任的,就会封闭自己。更。他们的关系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信的。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敢于与更多人产生连接,在这个阶段,主要抚养者是妈妈,妈妈给予他及时的回应。会让他有更多信任。在出生的第一年中,儿童完全依赖他人。就要细心照料,无条件接纳,不断给孩子说话。深情的看着她。温暖的抱着孩子,感觉温暖和安全有温情,在让他感觉自己是有价值,有安全感。如果婴儿能够得到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的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倾向。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在需要时得不到关怀,父母的冷淡、漠然或情感上拒绝,则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人怀疑的倾向。
怀疑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发展中的不安全感,猜疑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困难。这段危机如果成功解决,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能实现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牙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胆小、懦弱等,有些人一生中对他人都是疏远的和退宿的,不相信他人,对外界也不信任。
①婴儿前期教育的意义。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他会更相信世界,越安全越少出现问题,给他再多的爱都不为多。悉心照料,妈妈的情绪要稳定,更多陪伴与婴儿建立深的连接。婴儿哭的时候及时回应他的生理需求。
第二阶段,1.5至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他会探索这个世界,如果家长不让孩子探索自主性就会受影响。婴儿有。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的自主的意识。当孩子笨手笨脚的尝试中,尝试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我们要给予鼓励。不要笑话他,不要说做的不好,不要过多去强化,如果家长反应过度,就会成为问题。这个时候要更多的允许、鼓励、欣赏地去尝试,对于这个世界就愿意更多的自主的去探索,否则就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会有羞耻感。
如果这一阶段自主性度有羞耻。怀疑危机得到成功的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决定的自由选择或自我意志的决心)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
当婴儿会说“我”就有这个世界分化了。慢慢就会有边界,遵守规则,有独立的自我。
家F不合适的做法及其与害。
1.保护过度,包办代替。孩子的自觉性就差、没有主见、依附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羞怯。大家长说关注。这个事。她会越害怕。焦虑。在成长中,一些状况是不用担心的。
2.放任自流,太过纵容,没有规则,不讲卫生,浪费等生活习惯,不利于社会化。制定规则要和孩子。去协商谈判,如果谈不拢就用消退。但他知道,规则商量好后,哭闹是没有用的,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慢慢会遵守规则。
3.过分严厉,限制太严。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让孩子有太多的挫败,会形成孩子的双面人格,怀疑自己,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暴力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