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分享《少即是多》---这是一本教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书
读完让人有种想要移民北欧的冲动,(仅仅是想法而已,疫情期间还是中国最安全)其实这是一本阐释新时代的“幸福”定义的书,传达一种新的价值观,介绍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幸福就是化繁为简,拥有凭自己的意志主动选择的自由,不受物质的束缚,比起对物质的追求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体验,能力的提升,自身的成长。
通过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生活中对物质的追求无非是受广告、宣传等商业影响,或者虚荣心、攀比心以及消费传染心理在作怪,而去被动的迎合。实际上在审美或者实用性上的判断并不准确,甚至没有,因为不具备独立的思考和主动甄别能力,所以大多人都是被动的去迎合,从实物中得来的幸福感短暂而空虚,但是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驻我们的生命。正如李笑来所说,7年就是一年,以7年的时候获得一个新的技能,将会为人生打开一扇新的门,开始一段新生,这种体验是物质无法带来的。
这几年当中我也能感受到自己想法的变化,经历多几次搬家就会发现,家里确实很多没有用 的东西,也开始接触断舍离的概念,确实对物质的追求是耗费心神的
幸福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追求不应该被旧有的常识、规定所限制、束缚。因为这些常识往往是用来束缚无知者的,无知者会在其中迷失自我,而聪明人会去打破它获得更多的自由,自由才能带来更多的更久的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间,不必被他人的价值观所左右,不必在意小世界对你的看法,应追求更广阔大环境的评价。
幸福的感觉都差不多,但幸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一书中为新时代的幸福十个条件,包含工作生活亲密关系等等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同时提出了18条建议,我总结三条认为重要的来借鉴:
1.断舍离
这个做法在近几年得到普遍重视,果断清理掉那些长年占用空间,却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的物品,学会收纳和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只保留那些核心的、能够发挥作用的部分。
整理物品如此,转变思想同样适用断舍离。转变“什么都想要”的思想,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自己要懂得抓住核心,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应该优先完成,把主要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
2.发展复业
斜杠青年如今已成为热词,他们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在不同的领域跨界生存。
获得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生活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要学会在本职之余,主动培养和创造能够带来幸福感的多种生活方式,
比如:你的本职工作是个程序员,喜欢阅读与写作,非常愿意把所学所想分享给他人。那么,在工作之余,你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者社群,把你的阅读经验写下来,并通过网络发布给更多的伙伴。在晚上的这段时间里,你助人成长的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感自然就会出现。
发展复业,不仅可以提升价值感,还能增长知识,锻炼个人能力。
3.勇于尝试
我们总是希望获得惊喜,渴望得到天降幸福,总感觉幸福都在远方,却忽略了身边小而确定的幸福。制造和拥抱小确幸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可以从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你从事某项事情的核心动力,当我们沉浸在兴趣之事时,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身心投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嘈杂,只有自己的意识在自由地灵动。
从最拿手的事情入手。每个人都有优势,再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特点,有人是写作,有人是运动,有人是阅读,有人是演讲,最有把握的事情能够提升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让人感受到对周围环境的把控度,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体验。
转变观念到确定目标,最后如何去行动作者也有提出一些建议,有人说这是一本鸡汤书,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