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个从传统理工科跨行到互联网行业的不务正业者。一直有很多老同学问我,他们应该怎么接入互联网+,怎么能搭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快班车。从业两年多,又有一位传统制造业的老婆,总结出来以下感触。
首先,以用户为本是不变的初衷。为了让用户满意,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做出让用户买单的产品和服务,这个道理是相通的。不管是传统拜访方法,还是所谓的O2O/社区等新工具,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好客户。如果不了解用户,牵强地上一些所谓的新工具新模式,都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数据是新时代的油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点击、浏览、购买等行为记录都被记录下来。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人器官的延伸,随之人的旅行出行轨迹、线下消费场所、熟人/工作社交关系、兴趣爱好性取向等与个人相关的数据,都被记录了下来。而物联网时代,居住/野外场所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道路交通的车流信息、个人的生活作息健康指标、家庭电器的工作状况等等,所有原先不联网的实际物体,都以数据的形式被储存下来。但是数据都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孤岛,而且每个数据拥有方的数据量有限,这就像一个个散布在虚拟世界的数据油田,等待开采。以前,一台冰箱送到消费者家里之后,除了售后维护之外,就无法获取冰箱的使用情况了,只能靠冰冷的电话回放,或者售后维护来获取数据进行产品改善。但是现在,一个冰箱的运营状况(包括能耗、使用情况等),都可以实时监控,用于快速迭代。所以,要把自己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造,形成自己的小油田。
然后,要引入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有了道,还要有术。术就是新的技术和方法。不只是在互联网和通讯行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也有着许许多多新进展。要时刻关注科技的进步,把适合自己的技术引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快速失措,拥抱变化。
行业深耕者,焦虑着不懂新技术。打着颠覆变革的互联网旗号的创新者,焦虑着不懂行业。当信息不对称的红利殆尽后,商业终究会回归商业本质,行业终究会回归行业规律。无需焦虑,了解你的用户,拥抱变化,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