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综清流,把它骂上热搜就对了

Sir看《十三邀》时记住了一个概念。

出自人类学家项飚——

正在消失的附近”。

什么意思?

Sir理解是一种现代生活的趋势。

我们越来越少关心跟自己的生活,内心相关的事物,更多的注意力被情绪、话题推向公共领域。

消费、宣泄、疲软,并重复循环。

怎么破?

一部神仙综艺的回归,带着答案。

《见字如面 第四季》

只看评分:

第一季,8.9。

第二季,9.3。

第三季,第四季,9.2。

国综里极少数的逆风上扬。

更强的阵容,更广的维度,却始终没有丢掉它的“老派灵魂”。

它说的就是“附近”:

你的电影、音乐、文学还有爱的方式,正在被潮流裹挟,尴尬而纤弱。

第一集对信的选择就意有所指。

第一封信。

写信人,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读信人,《见字如面》官宣的中流砥柱,演员何冰。

内容,自然是去年沸沸扬扬的世界级风波——

马丁·斯科塞斯批评漫威电影。

Sir相信毒饭里很多人早看过这封信。

节目组自然也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选它?

首先,在于读信人的二次解读。

何冰读信时第一个重音放在了四个字:

不、感、兴、趣。

原话是这样说的:

许多系列电影

都是由相当有才华的人制作的

我对这些电影

不感兴趣

为什么着重这四个字?

何冰要我们注意的是:

马丁没有用仇视、反感、讨厌这样的词,而是用个人喜好解释对漫威电影的疏离。

——这是对电影业中长久存在的矛盾与平衡的最大尊重。

突出了这个重点,信后面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独立电影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少了

平衡被打破了

如果人们只能得到一种

你在无休止地贩卖的东西

他们当然会想要得到更多

电影行业里的人对艺术全不关心

对电影不但态度轻蔑

而且还把它视作是驯服于自己的所有物

信,读清晰了。

话,也听进去了。

最后,马丁的那句发自肺腑的结语,才能引起共鸣。

只是简单地写下了这些话

已经令我肝,肠,寸,断

《见字如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信节目。

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普、增长知识的节目。

在Sir看,它最大的意义在于——

让我们听见不同的声音。

让我们学会理解不同声音的方法。

类似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电影行业。

还有音乐。

第二封信:2016年李宗盛写给金曲国际论坛。

仅看标题,火气十足:

《听音乐的人,你喂他猪食,他就变成猪》。

如果说马丁吐露了一个老派电影人被逼上绝境的苦闷。

那李宗盛,则是路见不平的泄愤:

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垃圾。

(音乐学校)两百个学生中,199个不会有出息。

心智成熟,上了岁数的人,是流行音乐工业刻意抛弃的。

更直白地指出:

华语音乐到目前为止是没有办法输出的。

现在整个流行音乐工业就是一个粉丝工业。

还还有,文学。

第三封信,有年头了,但依然具有超验性。

《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写给母亲的抱怨信。

一百年前,他就背负着现代的烦恼——

粉丝的批评,催更,让爵士大人不堪忍受。

我对他的名字(福尔摩斯)深感厌倦,就像吃了大量鹅肝,东西虽好,但仍会反胃。

狗急跳墙。

他甚至在信中公布了它的谋杀计划,以示报复——

让福尔摩斯死掉。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1893年在《最后一案》中杀死福尔摩斯后。

读者瞬间炸了锅,写信请愿,登门拜访,舆论抗议……

他上街会被人拿皮包打脸,在家会被人直接拿枪上门威胁。

连母亲都骂他“不孝子”。

结果呢?

1903年,福尔摩斯在《空屋》里复活。

福尔摩斯活了。

但那个充满想象力、不服气的少年作家却“死了”。

这种随波逐流发展到今天,已近乎失控。

最后一封信。

前面的信都出自创作者,而它则是以读者的角度。

网友王左中右,致所有出版策划人。

吐槽当下的非主流痛经美文,如野猪拱白菜,一通胡来。

一个例子让Sir哭笑不得。

市面上有一本书叫《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你猜什么书——

玛丽苏?言情小说?穿越网文?

都不是。

正确答案:鲁迅作品精选集

鲁迅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还能被这样用来造福后世。

岂止鲁迅,这帮人谁也没放过:

《此去经年,许我一纸繁华》,是胡适。

《一指流砂,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是沈从文。

《倾城春色,终究只是繁华过往》,是郁达夫。

《一定要,爱点什么》,是汪曾祺。

《如果世界和爱情都很年轻》,是莎士比亚。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是纪伯伦。

……

佩服,佩服。

这四封信,揭开的是藏在我们附近的荒诞

电影、音乐,或文学。

Sir从不否认简单、浅显、轻松的娱乐。

但当简单垄断复杂;

浅显淹没深邃;

轻松消灭沉重。

幸好还有《见字如面》这样的声音,让我们不再昏睡。

四季以来,《见字如面》始终保持一个传统:

选人,必须有性格。

读信,必须有态度。

导演关正文在采访中曾谈到他对表演的要求——

在影视和话剧的方法中,取中间。

中间在哪?

影视重生活,话剧重腔调。

“中间”,就是嘉宾融合了技法和情感后,展现出的个性

所以,节目里你看不到千篇一律的朗诵体。

而是风格独特的“自由发挥”——

海一天读施耐庵的《这就是我写着玩的》。

一个中年文人的生活闲趣,被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念出来,充满着局气。

中午之前是这样,中午之后还是这样,一天下来都这样。这么想,三万六千天,哪有什么乐趣啊。

眯眼,挑眉,颇有种说书先生和澡堂大爷的杂糅风。

一个悠闲,懒散,随遇而安的文人形象出来了。

演员公磊读《高兹致妻子多莉娜》。

一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法国夫妻,面对绝症时的告别信。

但公磊没有选择催泪的悲情。

注意这段台词:

你一直都比我富有,你在所有的空间盛开,你与你的生活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我却总是匆匆地奔赴下一个任务,仿佛生活永远在稍后才刚刚开始。

转折处的一个耸肩轻笑。

停顿、闭眼、唏嘘。

这种喜剧式的反差,反而让信中的文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这种个人式的理解,不仅体现在读信人。

更在品信人。

《见字如面》每集后台都会请来两位品信嘉宾。

如第一集里,许子东+史航。

不要误会——

这里的“品信”,不是做阅读理解,没有统一答案。

而是建立在互相否定之上的。

举例嘉宾讨论马丁骂漫威的信。

开始,史航以《楚门的世界》类比当下被垄断的电影市场:

一个人知道世界是假的,却找不到台阶和门。那是很可怕的东西……哪怕这个世界是漫威、DC的,你还得有属于马丁的那样的台阶和门。

他万一想换一下口味,透透新鲜空气。他可以出去,他可以离开。

看似头头是道。

但对面的许子东却不完全赞同,他在史航的例子上作出了更深入的比喻:

但现在的问题是,知道(世界)是假的,知道有个门。我也不出去。

在Sir看,两种比喻不分高下。

但却是两人以不同视角作出的观察。

而当嘉宾之间的理念冲突时,他们也绝不退让。

当场打断。

比如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认为马丁的话是“说在空气里的”,是徒劳的呼喊。

许子东当即否认——

“不对,不对……”

主持人是悲观的。

而他却乐观地坚信,马丁的话终会引起人类的自省:

马丁·斯科塞斯讲的话在每个人心里,肯定会激起(涟漪),否则人类走不到今天。

不仅对于这三人。

有时嘉宾的观点甚至会冒犯弹幕里的观众。

比如史航说到周杰伦的歌词时。

弹幕马上就有反驳:

这是什么解释!!!!

是他们说得不对吗?

还是观众太浅薄吗?

都不是。

是《见字如面》从不提倡绝对的正确。

节目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没有献媚流量、粉丝或者潮流。

读信人,读自己的理解;

品信人,品自己的洞察;

旁观者,看内心的折射。

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哪种观点一定卑微。

对文字敬畏,对个性尊重,是藏在我们附近的坦诚。

我们本该做到。

只是我们总被远处那些喧嚣和虚荣牵着走,而忘记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

Sir当然知道——

即使《见字如面》这类节目分再高,安利得再精彩。

真正去看的人,肯定寥寥。

但Sir依然出四季,写四次。

为什么?

Sir始终认为,好的节目/电影/剧集都不能解决问题,但它一定能提出问题

《见字如面》们提出的问题即——

你选择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它们总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节目没有任何噱头。

主持人开场词,是一段普通到有点过时的话:

独立有趣的思考,有诚意,有自信,有良心,有担当,(我们)只不过是做到了传媒产品本来就应该有的样子。

节目的内容是“文字”。

一种我们每天都接触,但鲜有人重视的载体。

它藏在铺尘的史籍,书刊,报纸,杂志,信件里,幕后的人绞尽脑汁试图把古老的文字重新焕发魅力。

如总导演关正文。

致力开发的节目几乎听起来都很“闷”:

《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本好书》……

但如果没有它们呢?

我们的附近,会剩下什么——

硬煽情,事后捉对吐槽、粉丝打乱战的“重聚”;

以丑为荣,以不专业为趣味的偶像营。

不尊重人,只满足明星人设输出的真人秀。

把综艺的价值理解为热度,嘉宾理解为被摆弄的工具,形式被扭曲成虚假的“表演”。

且,我们逐渐习惯了这样的荒诞。

真的甘心吗?

如果这就是我们的“附近”。

如果这就是我们这些“楚门”所处的世界。

《见字如面》就是在低声告诉你——

那里有扇门。

你,要打开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