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许三观卖血记,感慨颇多。这里面有太多的复杂情愫难言于表,感触最深的部分莫过于许三观为了救不是亲生儿子的儿子一乐,一路卖血到上海,中途因为卖血过多而休克,即便这样依然舍不得吃一顿猪肝,喝一杯黄酒。因为他卖血的钱要给儿子治病,文章读来引人入胜,细细口味又让人心生怜悯,这是我想说,许三观是个男人。
从许三观第一次卖血说起吧,那时他是个小伙子了,懵懂的他并不知道卖血意味着什么,跟着根龙,阿方一起去了医院。一路上,这两位老手教会了他许多他不曾听闻过的事情,比如卖血前一定要多喝几碗水,一直喝到牙齿发酸,这样能稀释一下血液。还教会了他卖完血后一定要吃一碗猪肝喝一杯黄酒,猪肝补血,黄酒活血。许三观好奇,想知道卖血后是什么感觉,根龙跟他说就像从女人身上爬下来一样,腿有点软。第一次卖完血,许三观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只记住了卖完血后一定要吃一盘猪肝喝一杯黄酒。
许三观卖血的钱一直攒着未动,当他想到别人卖血的钱都拿来结婚了,他也恍然大悟,他觉得自己应该结婚了。他看街上卖豆腐的许玉兰漂亮,就拿着烟酒去她家提亲,当时许玉兰已经准备和何小勇结婚了,但许三观一搅和,做通了她父亲的关系。最终许玉兰极不情愿的和许三观结婚了,婚后许玉兰为许三多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人过的也挺和睦,就这样渡过了好多年。看到这里我想这书不是写许三观卖血么?书看了近一半也不见有再去卖血的迹象。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若不是被生活所迫,要么是被逼上绝路,许三观断然不会去卖血的。
许三观第二次卖血是一乐将铁匠的儿子打伤住院后,当时家里穷的一清二白,哪有钱为铁匠的儿子付医药费。当铁匠下达最后通知说如果不在限定的时间里把医药费送来就派人抄家。许三多拿什么去给人家钱呢?没有,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卖,他实在想不到办法,结果家里除了一张床以外,所有的东西都被铁匠拉去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选择再一次去卖血,这次与第一次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次去卖血可卖可不卖,从心里上是主动的,是好奇的,然而这一次是被逼去的,如果不卖血又哪来的钱还债?就这样,卖血帮他渡过了难关,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关于卖血里面有个李血头,这是我在书里最厌恶的人物,代表了当下某些部门的丑恶嘴脸。仗着手里的一点点权力白吃白拿,贪得无厌。在他那里,不是谁都可以去卖血的,他想让谁卖就让谁卖,换句话说想让谁挣这个卖血钱就让谁挣。所以人们都得巴结他,巴结的不及时,巴结的不到位,后果可想而知。许三观第一次跟根龙阿方去卖血时,根龙就带了一篮子的鸡蛋去孝敬李血头。书的结尾当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时,李血头已经死掉了,我心里暗爽,死的好,这种人就像白纸上的污点,浪费了白纸,还让外人看着不爽。
许三观救孩子的那几章让人看了心酸。冬天,为了省路费,搭顺船去上海,可以说是一路上卖血卖到上海。每次卖血前他依然要喝八九大碗水,冰冷的河水,用碗撇开冰棱渣子,闭着眼睛将冰冷的河水灌进肚子里。每一次卖血后都像生了一场大病一般,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弱,行尸走肉般朝上海那个方向不停的走去。他还要继续卖血,他要用卖来的钱为孩子治病。终于他在一次卖血后倒下了,他休克了,最后医院及时为他输血才救回了他一命,他身上的血太少了,血压太低了。当许三观醒来后发现躺在病床上大吃一惊,因为他怕花钱,当知道医生给他输血后他又大吃一惊,他要医生把血抽去,他不要别人的血,要了别人的血还要花钱。为了孩子,他完全把医生叮嘱的卖一次血要休息至少三个月的话抛在脑后,他一个月内卖了三次,而且还要继续卖下去,直到卖够为孩子治病的钱。最后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他六十多岁时和许玉兰过着幸福的生活。
看着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要比他们强一百倍,一千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吧。
这是我的第23篇千字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