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
打卡时间:10月2号——10月3号
1.读完第四节你有什么感悟?
2.你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才能搭好这座沟通之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信任的桥上各站着一人。
家长说,我的孩子交给了老师你们 ,你们就得把他教好。
老师说,家长们把孩子交到老师这里,但是却当起甩手掌柜,无事则已,有事就首先找老师的麻烦。难!
这样的家长老师之间存在信任吗?这样的信任真的是信任吗?无疑,这样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记得去年,仓促中当了初中的班主任,从教几年,从未想过要走上班主任这条路。但既然是命令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小趴菜就这样走进了这个班。看着乌泱泱的一片同学,看着他们那不太灵动的眼神,我顿时觉得头大。事实确实如此,一个班总有几个刺头。厌学,品行差,经常翻墙,多次旷课,不学无术,无视老师,不听管教,甚至有些公然发微信和我对骂,对于这类的问题学生,我很厌恶。曾经我也想尝试着去用言语鼓励他,改变他。多次和他的爸爸妈妈奶奶沟通,他们都说支持老师,然而学生依然冥顽不灵。这类学生,我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点,都是原生家庭不够完整 ,家庭环境不够和谐,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信。也没有时间去好好管教孩子,导致最终他们的孩子在该学习的期间变成了村头小混混。我不知道这样的学生如何去管教,老师和家长双方都在教育这些学生,可是仍然会有很多的学生不成人,不成才。至今对于他们,我是不愿意再见到他们的。写到这里我也糊涂了,我和这些家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信任有吗?信任没有吗?
另有一些家长,很可爱。有时候我发微信到群里,她还特地私发给我说谢谢,收到。经常周五放学学生回到家后,给我报告学生的到家情况,还邀请我到她家玩。对于我管教她孩子这一块也鼎力支持。有时候没有及时回复我的消息还特地给我打电话说明情况。今年,因为某些原因,我改教了另外的班级,这位家长还问我,因为换班,我会不会把她删掉。听到这里,我的内心突然觉得很暖。不管这位家长的出发点是什么,那一刻我觉得我是被家长记在了心上。
当然,得到全部家长的信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比如这几天接送孩子回家的这个事情。城区的学生家长不厌其烦的给我打电话,有的说其他学校大清早就在行动了,怎么我们学校还没开始行动,有的家长说,是不是回不了家的不能留校,是不是留校的学生没有饭吃,为什么不送到家门口,刚开始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我还是耐心地答复了家长。可是电话不停的催我,有的甚至还质问为什么我们学校只送到某个地方,我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他们家长在没看到我们学校的老师为了转运学生费了多大力的情况下就随意质疑老师,让我感到不满,我很想口出恶言去发泄这几天我们老师面临的压力和告知他们老师所做的一切。可是我没有,一我牢记自己的身份,二我没有精力,三是家长们的确很担心还未到家的学生,他们的焦急我能理解。
后来想了想,这些质疑,在发生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是很正常的。各有各的出发点,我们都彼此印象只停留在某种客观的职业身份。那么如何得到对方的信任呢,一是家校多沟通,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用真诚去解决问题。二是凭借过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