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我思】
《论语》中《学而篇》应该是讲学习的,但无论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还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都是强调“习”,又或者强调学习要以孝悌为要,“行有余力,再以学文”,明确提出“思考”的还是第一次。
先秦的文献都是用刀刻在竹简上,费时费力,涂改错别字还困难。于是一个字就可以有好多种解释,包罗万象也不为过。说的好听点叫微言大义,难处就在于全凭个人解读,于是各个时代下,有了各家之言,圣人的本意其实已经不重要,也讲不清楚了。
学,有学习、学问、学说等等。以学习和学问为例,我把学习理解成获取知识,把自己打造成博闻强识的“杂学家”,代表人物就是赵括。沙盘上能“杀”得老将丢盔弃甲,实战中被老将杀得一败涂地。学问就不同了,记得有一门学问叫考据之学,简简单单一句话,他能给你写出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论文来,这个字出自哪里,本意是什么,这里是这个意思而不是那个意思,理由是什么等等,常人难以理解也不知道意义所在。但起码有一点,学问是已经有“思考”在其中了。
01学而不思则罔
读《论语》之前,我一直在读各种阅读方法类书籍,有收获,但后来迷茫得不知所措。感觉每种方法都有理,但杂糅在一起就成了一团浆糊,用着用着就“卡壳”,难以为继了。这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真正的学习法应该是试用中加以思考,吸取精华打造适合自己的阅读法。不一定能写成一本书,但自己用来顺畅就好了。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过阅读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打造一个知识体系。没有知识体系的人今天听到专家甲的看法,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全盘接纳,明天又遇到专家乙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反的看法,又觉得他想法新奇,又推翻了昨天的看法,把专家乙的看法作为自己的观点,就像一根墙头草,风吹哪边往哪边倒。而有了知识体系的人遇事不会人云亦云,会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就像已经修炼有内功的人,拿到不错的武功秘籍都是以吸收借鉴为主,轻易不会推倒重来,让自己几十年的苦功化为乌有。
什么是知识体系呢?我用自己粗浅的理解尝试解释一下。
比如现在读到的“学习”,先以自己的逻辑整理出一套“晶体”。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习的途径、内容等)?有什么用?知识晶体建立后,你会遇到读书有用和读书无用的相反观点,或者读书短期有用、长期有用这样的细分观点。立足你的“知识晶体”,对这些观点进行思辨。
读书有用: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它的作用在于让人生有更多选择权。学历在手,我就可以选择当白领,也可以选择去工地搬砖。而没有学历,出社会后很大可能当不了白领,只能选择工地搬砖。
读书无用:辛辛苦苦读个文凭,结果毕业即失业。还不如早点出来社会摸爬滚打,上社会大学,说不定现在已经身价千万了。
思辨之下:读书有用无用还是在于自己,用赵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是否有让读书有用的能力。大学时候,是荒废时光混个文凭,专业不错的话找个工作,专业不好的话就是毕业就失业,还是认真读书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历练,即使专业不好就在大学读个双学位甚至转个专业,进入社会了能立马无缝衔接,积累资源,等待机会一飞冲天。
例子举得不好,思辨也很一般,而且不是能很好得表达赵周老师所说的“适用边界、前因后果”的要求,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02思而不学则殆
很多家长在评价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说到一句话:“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个人认为,这句话除了自我安慰和给孩子不好的暗示外,毫无用处,反而害处多多。
北宋王安石写了一篇散文叫《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还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虽说是文学创作,但现实也大抵如是。
牛顿也有一句名言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因为学习,苹果砸到头上思考出了万有引力。假如当时站在苹果树下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聪明人”,估计只能捡起苹果狠狠地咬一大口,以作报复了,然后心里告诫自己:以后再也不站在果树下了。
老话说:脑子越用越活。这个用不是光指学习知识,更多地是思考、思辨。学,只能让大脑机器动起来,但思,能让思维动起来。腹有诗书自华。仅仅依靠学,估计给人的是死读书的“书呆子”印象,而加上思,那一个人的气质才会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