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跑到乡湾里来借钱,吃商品粮的来跟种地的借钱,没有、没有,我五岁那年就死了父亲,您这个做叔叔的那个时候没有把我提携一下,我现在混得也不是很好,现在怎么开口来跟我借钱?”这是最小的老五侄子气愤的说的话,他的声音明显的提高了几分,好像一肚子怨气。
熊小哥在五侄子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转而向三侄子家走去,还没有进屋,老三就开腔了;“我也没有钱借给您,您在城里上了几十年的班,每月固定工资,穿得体面,玩得潇洒,就是养大两个孩子。我是一个抹灰的,一铲子不用力,灰就抹不到墙上;一铁板不使劲,哪哈就是一片空白,完全挣的是血汗钱。一大家子靠我养活,哪里有闲钱借给您?”
两家侄子都没有借到钱,反而落得一片数落。想想自杀抢救了一天一夜的儿子,为了儿子不再寻死路,熊小哥许下去老家借钱的承诺。现在一个钱都没有借到,不禁老泪纵横,折返回到大侄媳妇的院子里,失声痛哭。
大侄子媳妇慧勤正忙里忙外洗洗刷刷,第一次看见一向爱面子的城里叔叔,尽然当众痛哭,赶紧丢下手里的活计,搬个凳子,让叔叔坐下,并出言安慰:"嗯呐莫急,莫急,我再给嗯呐想想办法,我去湾里给嗯呐借点给嗯呐。”
慧勤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三十多岁的时候,男人发急病去世,丢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作为长嫂,下面还有三个弟弟没有成亲,公公早逝,只有一个婆婆操持一大家子。村里人看见老二也老大不小,找媳妇也难,于是撮合着让老二娶了嫂子,为老大养大两个孩子,也是为了一个家庭的完整。现在,慧勤和老二搭伙过日子,两个双胞胎儿子都已成家,并且给她都添了孙女。
慧勤从推车里抱起还没有满周岁的孙女,急急忙忙的往村西借钱去了。总算有个女人为自己张罗,熊小哥即愧疚,也多少有一丝安慰。恢复了一下情绪,止住了哭声。
农村人也是很讲禁忌的,虽然年也过了,月半也过了,正月二十六,到底还是在正月里,谁都不愿意听到哭声。
熊小哥今年已经72岁了,年近四十的儿子熊雷赌博欠了一屁股债,高利贷逼得他走上了绝路,在精神病院上班的他吞吃了大量的安眠药,后来被熊小哥发现,在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终于捡回来一条命。熊小哥为了安慰儿子的情绪,走上了四处借钱的屈辱之路。
慧勤到村西魏婆婆家,说明了情况,魏婆婆家平时跟熊小哥也有来往,每年清明,熊小哥回来上坟,都会带些孝感特产到魏婆婆家打麻将玩一天。魏婆婆拿了两千元,慧勤说,也不要多,多了她也压力大。只要不让她叔叔空手回去。
慧勤跟魏婆婆叙些往事:“我婆婆跟他的几个儿子总说,没有沾到叔叔的光,我公公去的早,我婆婆养大他们几个也确实不容易。但是奶奶去世的时候,确实都是叔叔招呼买的丧葬用品,就说那时的一个寿木就用了五百元钱,叔叔只要我跟老三媳妇每家出九十元钱,其它一切费用都不要我们出。收的礼品缎面都被婆婆收起来了,叔叔婶婶一件都没有要。仅凭这一点,我们都算沾了叔叔的光。再说叔叔这么多年每次回来也没有空过手,我们也没有什么给他的。人还是要讲点良心,不能总说别人的不是。”
回去之后,慧勤又好话安慰他的叔叔熊小哥:“别跟他们一样见识,他们都年轻不懂事,嗯呐的好,我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只怪我们农村人穷,靠种田和出外卖苦力确实存不了多少钱,他们没有找嗯呐的麻烦,就算他们是不错的。我去村西魏婆婆家借了两千,我自己还有两千,嗯呐莫嫌少,先拿回去救个急。嗯呐走之前还是去跟他们打个招呼,他们想开了,说不定正在屋里想办法呢。毕竟不是外人,您是亲叔叔,没有事情轻易也不会回来,嗯呐有难处能想到我们,也是看得起我们这些做侄子的,只怪我们农村人出息小,见识浅,帮不了嗯呐什么大忙。”
也不知道熊小哥去老三老五家辞行,他们有没有借,或者借了多少?临走,老二出来送,慧勤另外安排老二给了两百元叔叔搭车。
熊小哥二十多岁的时候作为特困户招工去了孝感钢犁厂做了一名让人羡慕的工人,端上了铁饭碗,找了城里的老婆,生了一儿一女。家里的寡母,和哥嫂终于可以仰仗他吐一口气了。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哥哥却得了急病,年纪轻轻,丢下五个孩子和老母早早去了。所以,之后老母去世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熊小哥出的丧葬费。大侄子媳妇和三侄子媳妇顶替大哥这边的门户,各出了90元钱葬奶奶。当时,三侄子媳妇还颇有微词:“我们刚刚结婚,就要我们拿钱出来葬奶奶,这都隔了辈份了。”、
农村一般是结了婚,就算成家立业,各分户头,她们没有公公,只有一个婆婆,婆婆依靠儿子,便是两个结了婚的儿子各摊一份,还有一个五儿子没有成人,便不用承担。
其实,那个时候,熊小哥让他们各出90元,只是象征性的让他们拿点,让寡嫂好做人,不让寡嫂操心。大部分的费用都是熊小哥出的,也是熊小哥的老婆兰兰回来料理的。这一点,慧勤是理解的,也是懂得感恩的。
现在,大概熊小哥做梦都没有想到,为了那个走错了路的儿子,回到自己的故里跟几个侄子借钱,受到如此的屈辱。儿子熊雷赌博欠下高额贷款,逼得吞药自杀,也让七十多岁的父亲老来不得安生,到处奔波。熊累到底是怎样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世人从这个故事当中应该受到怎样的启示?后面再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