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地板和天花板当做人生中两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地板代表你过上满意生活的最低需求,而天花板则代表你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和梦想。完美主义的问题就在于,它让你把完美当成了地板,这样一来,你的上面就没有了天花板,也就没有空间去感受幸福了。
不完美主义并不等于懒散、低标准、安于失败、不追求优秀与进步。比起把事情“做好”,不完美主义认为重要的是先把事情“做完”。只有你接受不完美,结果才能更接近完美。
不完美主义者勇于做自己,他们大胆,积极而自信。完美主义者害怕承担不完美的现实带来的风险,很容易被困在原地。
不完美主义的自由在于,对某些事情不那么在乎。当你不在乎时,你才能更放松,才不会焦虑和分心,你才能保持清醒和专注,集中更多精力去解决问题。
不完美主义者关注的是过程本身,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完美主义者擅长调整参照标准,也就是说,在自信这件事上,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与乌龟赛跑和与猎豹赛跑,你的自信是不同的。
不完美主义者能看见并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真正接受自己的缺点,才可能真正摆脱它给你的自信和思想带来的影响。
过失是我们无法摆脱的特质,对过失的过分担心会增加焦虑和对行动的恐惧。
要想减少对犯错的恐惧,首先要转变思维模式。把完美的标准具体化,使其变得更具可行性,简化对完美的追求。
想象一下,此刻你的任务是按下开关,打开房间里的灯。你只要按一下,任务就顺利完成了。即使过程中你绊了一下、撞了膝盖、跌了一跤,但你只要按下开关,就成功完成了开灯的任务。我们关心的是任务是否完成,并不在乎过程中做得好不好。
怎样界定任务的本质,完全是我们个人的选择。想象一下,你的任务是在千人面前演讲。如果你把所谓的成功演讲定义成“走上了讲台并传达了信息”,那你只需要走上台,说了该说的话,你就成功了。这样一来,你唯一可能失败的方式就是一句话也不说。即使你的演讲中出现了很多失误,你也是成功的。
错误并不能定义我们,也无法决定我们的未来,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我们对错误的反应。
导致拖延症的深层原因不是懒惰,而是过于复杂的目标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心理。
只有把目标简单化,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走进“成功的良性循环”。
“只要做了就是胜利”的心态会成为推动你前进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