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公交上读庆山的微博,翻着翻着,突然萌生一种感恩之心。
每天,被生活的内容捆绑着,为谋生上班、下班;为前程消化规则,见习周旋;为父母的期待、朋友的目光,思虑伴侣、房价;为他人的眼光、社会的审美拾掇自己,购物打扮……
累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陀螺,在社会中遵照秩序与逻辑,拼命旋转,不能够停下来,因为只要停下来就意味着颓败。
也是在近两年,才慢慢意识到刚毕业那会根本不会懂得的问题:不知原来职场真的有尔虞我诈,不知世道人心真的会让你失望,不知原来一旦方向就是错的,再努力也是白费;不知自身的命与运,乃至无可琢磨的风水、缘分,这些因素的影响远大于人为可控的努力与学习;甚至成长环境所塑造的性格,早早便决定了自己在面临对生活可能带来极大影响的选择时本能会倾向的动作……于是,渐渐意识到"自我”的局限与无力,以及自我人生际遇的随机莫测与不可捉摸。
然后,从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人,渐渐变得客观而忐忑:不太确定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未来的生活过得好。也不确定,自己在世俗的洪流裹挟中,会不会渐渐地变成一个混乱的人,没有底线与操守的人。更毋论在泥流之中,始终保有自我的一份独特和一身筋骨与傲气。
也就是在这样的“灰头土脸”与自我怀疑中,庆山关于个人的不断自省,关于对“内心”的观照,对智慧的汲汲追求,对爱与美的呵护与追逐,对生活本质的反思……不时化身一束清泉,从心头流过。让我得以在茫然跋涉中,偶尔探出头呼吸,并生出一些信念与勇气。再往前的时候,虽然境遇与自我都没有变化,但却能感到神清气爽,步履也仿佛轻了很多。
感恩,这束清泉,她已攀至高山巅顶,并记得时时发出光芒,给那些需要被指引的人。
那天在上班路上听复旦的哲学教授演讲,谈及哲学的作用,他有句话说,每个人都在俗世中过着一种分裂的生活,一半谋生,一半谋心。听着受用。
要在社会生活下去,承担自身的社会身份加给我们的难题。但也要经营自我的心,让智慧在际遇中随修行不断滋养,让有限肉身在尘世中获得一份相对的平与宁静。在年岁渐长之后,世事洞明。通透清明地,渡完这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