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每次出轨,都会引起广大群众的激烈讨论,假如说原因是当初爱错了人,做错了决定,不如说,是不懂的什么是爱。
特推出关于《爱的方法》讲书稿系列,讲解关于爱的知识。
上篇文章讲了培养仁爱之心的两个方法,这次从头来介绍这本书。
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是一所积极情绪与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的主任,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评价她是“积极心理学领悟的天才”,她也是这个领域的明星人物。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喜悦,乐趣,感激,希望等,并帮助人们获得这些积极情绪。《爱的方法》算是《积极情绪力量》的姊妹,不过,所谈内容更细致,主题更精确一些。
书的开篇有一句引语,“因纽特人赋予了雪52个名字,因为雪对他们非常重要。对爱,我们亦应如此。——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读这句话时,我脑子里出现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我好像从没有认真想过这个字“爱”。心理学已经学了一年了,脑子里塞的都是精神分析,皮亚杰认识论,人本主义等,却从没有坐下来,把对于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爱”,所知晓的知识梳理一遍,貌似中了孔老夫子的预言“学而不思则罔”。
书中说“我们并不真正懂爱”。虽然一些人懂得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不过,大多数人却是处在混沌不明中——依靠着过去的行为习惯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关系。
友善待人,保持尊重,谦卑礼让,贴心关怀,都是待人的方式,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爱。
两颗心紧密相连,惺惺相惜,或者说,两个魂喘息粗气,烟尘四起,这是对爱情的状态描述,同样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百度搜索: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好像并不能使人明白什么。
芭芭拉说,喜悦,乐趣,感激,希望,或是其他的积极情绪,在我们与他人心灵相通的瞬间,都可以转换成为爱。爱是普遍的,爱超越了喜悦,乐趣,感激或希望,总之,爱无处不在。
很多人认为爱是某种连接,通过承诺,信守和契约,可以延续一生。可是爱并非是永恒的,时间会流逝,爱也会随之扭曲变形。不过,假如人生缺少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对于漫长的生命来说,会带来更多的麻烦,莫名的消极情绪,身体的无力。
芭芭拉从身体的角度对爱下了定义:爱就是你与另外一个人之间那种温暖与情感联结的细小瞬间。
不知道看完这句话,读者是不是一头雾水,我不做冒然的解释,因为解释起来,实在是需要很多的笔墨,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亲子关系,人类繁衍,大脑连接,身体健康,思维,行为,能力,每一个都与爱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后的文章中这些话题都会谈到。
就像我们说成功学是骗人的,因为在每一个领域都不是简单的坚持,或者认真努力就可以做好的,我们需要的是大量的知识和智慧,面对选择时,能够支持我们做出有效的推理和预测。
以前看一篇短文,讲人生最难的不是放手和坚持,而是懂得何时应该放手,何时应该坚持。
爱也是一样,并不是怀着一颗有爱的心,便可以得到爱,它需要大量的知识,来为我们的开悟作为基础。
下篇文章讲述此书第二章,爱的因果——爱对于人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