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年前,老公说:“我要带你去游都江堰,爬青城山。”
十年后,我们带着孩子同游都江堰,共登青城山。
来到都江堰,已近黄昏。我们停好车后在南桥溜达,此时人潮渐退,将原本喧嚣的古镇清清静静地留给了我们。女儿一蹦一跳踩在石板路上,时而用稚嫩的小手触摸着古老的城墙,间或轻扣那一扇扇紧闭或半掩着的木门,又或者追着一条与她同唤为嘟嘟的小狗,一直走到巷子的那头,又风似地折回来,却换成小狗摇着尾巴追着她。
快到巷子尽头时一家小店吸引了我。寻秋!店里没有顾客,店主是一三十左右,略显青涩的男子,系着褪色的围裙,弯着腰,在写着什么。见我们进店,忙直起身来,微微一笑,也不招呼。我被挂在墙上的一条丝巾吸引了,一半淡淡的蓝,一半纯纯的白。围在脖子上,似有若无。恰似那夏暑渐消,秋意未浓的感觉。好一个寻秋!讨价还价不成,走出店外,老公又重新折回去,替我拿回!是的,拿回!原本它不就是属于我的吗?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寻到了!遇到了!
(二)
终于见到你!
高山之下,平原之上。没有万里长城那伟岸绵延的身躯,没有长江黄河那奔腾的气势。但你,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留存了两千年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堰,拦水的堤坝。没来都江堰之前,我想象着这是个庞大的拦河大坝。而当她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时,我才发现,我完全读不懂她!信了始进都江堰,一当地向导所说,“没有向导的解说,你看不懂,没什么意思!”好在信息发达,一机在手,马上百度。认识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弄懂了她的工作原理。至此,我看到的是两千多年前,隐居于岷山之中的世外高人李冰被请出山,于天地之间摆出一棋盘,手执棋子,几起几落,将“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局势扭转,送于秦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据记载,在当时的条件下,历时十年修筑成功。火烧石浇,凿开玉垒山,筑成宝瓶口,将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与内江,内江水从宝瓶口通过引入成都平原。内江地势高,为了引流顺畅,修一分水堰于江心,因前端状如鱼嘴,名为分水鱼嘴。在分水鱼嘴与宝瓶口之间用竹笼装石垒一飞沙堰。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三峡大坝建成,“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得已实现时,遗留的问题却无法忽视: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崩岸;长江航运受阻;移民问题;水质恶化;气候变化……这个巨型现代化水利工程成了一把双刃剑。
无来由地,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所有的乐趣就是玩水玩泥巴,我也不例外。而那一回,我们将水和泥玩出了新境界。那时正是缺水期,家家都视水为命,山塘里的水被分了轮流往自家地里放。放学的路上,我们遇到哗啦啦的水正欢快地流到别人家田里,我们几个灵感来了,研究了一翻地势,查看了周围的环境,怀揣着兴奋与激动开工了:半路打劫了窄窄的水渠!在水渠的一旁用棍子捅了个缺口,将水引入自家田里。为了不被发现,就地取材,捡些枯枝败叶把缺口掩盖。并在分流处随意丢入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减少从水渠通过的水量。这个秘密在天快黑时才发现,引发了怎样的争吵那是后话。那次壮举让我们得意了整个童年。
因势利导,就地取材,这是智慧。这也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赞“无与伦比”的原因。这是对大自然大手笔的改造,这改造又是那么完美!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是遥远夜空中的一颗星星,穿越两千年的时间和空间,出现在天空,亘古不变。
两千年后,我们按图索骥,从安澜桥摇摇晃晃走过来,脚下是巨大的分水鱼嘴。此刻,我们踏踏实实地踩在鱼背上,走到尽头,巨大的鱼嘴半隐水中,滔滔岷江水从两边奔流而去,时光不止,水流不息,两千年的故事娓娓动听。远处,青山绵亘,与天与云相接,青山不老,岁月不老。
没有过多停留,从鱼嘴折回赶往宝瓶口。此时,太阳已落入西山。凉风从江面从树梢吹来,远处青山轮廓渐渐朦胧,耳边水流声却越来越大,宝瓶口到了!这是凿山所得,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这是整个水利工程的第一步。
一边是几丈高的山崖,长年的流水冲击,山崖露出铮铮铁骨,那些黑色的岩石将山高高举起。山上植被葱茏,古藤缠绕。一亭立于山顶,有摇摇欲坠之感,令人望而生畏。离堆之上,有亭有长廊,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两千年前,它离了玉垒山,虽近在咫尺,却是永久的分离。离堆,一个让人口念之,心伤之的名字。我想,那回旋着的,咆哮着的,激荡着的江水,一定是带着一江的故事从这里流向远方。
穿过离堆,是都江堰景区的正门。一路长长的现代景观将游人从历史的画卷中慢慢拉回,慢慢的,慢慢的……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用坚韧与毅力对抗入侵,那都江堰毫无疑问是用勤劳与智慧改造自然。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这两种品质,五千年的风和雨,会是地球上最美的风景。